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刑事判决书给被害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17 04:52:18
文档

刑事判决书给被害人

法律分析:法律明文规定,刑事判决书应当送达被害人。不送达被害人的,被害人或者代理人可以向法院提出异议。公开宣判的,应该当场送达当事人及当事人的代理人。定期宣判的,应该送达当事人及代理人。实践中非当庭宣判的,一般是电话通知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到法院去“领取”判决书。刑事案件的判决书还要寄送被告人的户籍地派出所。一、刑事判决书是必须送到单位吗。按照相关规定,刑事判决书生效后,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由于法院可以选择将判决书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所以,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不要将刑事判决书送往工作单位。当然,是否批准,决定权在法院。
推荐度:
导读法律分析:法律明文规定,刑事判决书应当送达被害人。不送达被害人的,被害人或者代理人可以向法院提出异议。公开宣判的,应该当场送达当事人及当事人的代理人。定期宣判的,应该送达当事人及代理人。实践中非当庭宣判的,一般是电话通知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到法院去“领取”判决书。刑事案件的判决书还要寄送被告人的户籍地派出所。一、刑事判决书是必须送到单位吗。按照相关规定,刑事判决书生效后,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由于法院可以选择将判决书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所以,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不要将刑事判决书送往工作单位。当然,是否批准,决定权在法院。


法律分析:法律明文规定,刑事判决书应当送达被害人。不送达被害人的,被害人或者代理人可以向法院提出异议。公开宣判的,应该当场送达当事人及当事人的代理人。定期宣判的,应该送达当事人及代理人。实践中非当庭宣判的,一般是电话通知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到法院去“领取”判决书。刑事案件的判决书还要寄送被告人的户籍地派出所。

一、刑事判决书是必须送到单位吗

按照相关规定,刑事判决书生效后,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

由于法院可以选择将判决书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所以,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不要将刑事判决书送往工作单位。当然,是否批准,决定权在法院。

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规定:

第二百四十七条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书。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并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

二、判了缓刑会通知单位吗

对于被判刑的,在判决生效后,判决书是否应该送达被告人所在单位,在法律上没有硬性规定,可以送达,但也有可能不送达所在单位,而向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送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书。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并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关于《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若干问题的解答意见中指出:“企业职工中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可予开除。依照刑法处以管制以及宣告缓刑者,一般可不予开除。”

三、二次判决后判决书多久生效

我国法律对一审判决生效很明确,自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为上诉期,过15日未上诉的判决就生效。而二审判决作为终审判决,并没有上诉期,二审判决何时算生效没有明文。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也就是人民法院在庭审结束后另定日期宣告判决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但司法实践中,由于地域或时间等原因,定期宣判的,法院并不一定都专门安排开庭宣读裁判文书,而是通知当事人领取判决书或送达当事人。这样就会出现判决书上的日期与送达日期不同,当事人不能同时签收判决书的情况。可这样一来,生效日期究竟按什么时间起算呢?

“法律没有规定,双方送达之日起生效,或者最后一个人送达之日起生效。就是因为没有明文规定,就是出现了一个模糊点。”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吴冬律师说,这起案件因为种种巧合,触到了目前我国法律的一个空白点。

目前我国的法律仅规定二审判决是生效判决,并没有明确具体的生效时间。那么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一)二审判决作出之日生效;

(二)二审判决宣判之日生效;

(三)二审判决送达之日生效。

那么,由于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很容易引起纠纷。“应尽快出台司法解释,对二审判决何时生效做出明确的规定,以避免出现争议。”一般是以判决书的送达之日起生效的。判决书送达的方式: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当庭宣判的,应当在五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判的,应当在宣判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文档

刑事判决书给被害人

法律分析:法律明文规定,刑事判决书应当送达被害人。不送达被害人的,被害人或者代理人可以向法院提出异议。公开宣判的,应该当场送达当事人及当事人的代理人。定期宣判的,应该送达当事人及代理人。实践中非当庭宣判的,一般是电话通知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到法院去“领取”判决书。刑事案件的判决书还要寄送被告人的户籍地派出所。一、刑事判决书是必须送到单位吗。按照相关规定,刑事判决书生效后,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由于法院可以选择将判决书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所以,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不要将刑事判决书送往工作单位。当然,是否批准,决定权在法院。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