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费用支付责任的规定和程序:双方委托共同支付,卫生行政部门移交由当事人支付,医疗机构报告后由医疗机构支付,法院首次委托由医疗机构支付,再次申请由申请人支付,鉴定结果决定支付责任。卫生行政部门应审核鉴定书,并调查听取当事人意见。
法律分析
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谁支付:
(1)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
(2)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
(3)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需要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
(4)法院首次委托鉴定的,由医疗机构缴付;
(5)对首次鉴定不服,再次申请鉴定的,由申请再次鉴定人缴付;
(6)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收到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出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后,应当对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鉴定程序进行审核;必要时,可以组织调查,听取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的意见。
拓展延伸
医疗鉴定费用的分摊方式是如何确定的?
医疗鉴定费用的分摊方式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费用支付的约定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医疗鉴定费用由需要进行鉴定的当事人承担。如果是由法院或其他司法机关指定进行鉴定的案件,通常由案件当事人共同承担费用。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根据当事人的经济状况进行费用的分摊,以确保公平性和合理性。具体的分摊方式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具体案件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的案件中,当事人应当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机构,了解具体的费用分摊方式和程序。
结语
医疗鉴定费用的支付方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约定来确定。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医疗鉴定的当事人承担费用。如果是由法院或其他司法机关指定进行鉴定的案件,通常由案件当事人共同承担费用。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根据当事人的经济状况进行费用的分摊,以确保公平合理。具体的费用分摊方式可能因地区和案件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案件中,当事人应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机构,了解具体的费用支付方式和程序。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六条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九条 超过确定的护理期限、辅助器具费给付年限或者残疾赔偿金给付年限,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继续给付护理费、辅助器具费或者残疾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赔偿权利人确需继续护理、配制辅助器具,或者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赔偿义务人继续给付相关费用五至十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一条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