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介绍了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和量刑标准,以及渎职罪的种类和量刑规定。失职失责罪可以触犯多个罪名,如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等,具体的罪责和量刑规定需要参考相关法律条款。
法律分析
由于失职导致在押人员脱逃,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造成严重后果,则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法律、规章、制度和司法机关对在押人员的正常管理和正常工作秩序。
一、渎职罪的量刑标准
渎职罪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而是一类犯罪总称,因此渎职罪的量刑标准要看各个具体的罪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的,可能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人员的,可能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此外,还有环境监管失职罪、食品监管渎职罪等,其他罪名及量刑规定可以参考刑法第九章。
二、失职失责罪的刑事责任应该如何认定
行为人失职失责的行为可以触犯多个罪名,例如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等。以滥用职权罪为例,犯此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据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渎职犯罪有哪些主要类型
渎职犯罪的类型有:
1、滥用职权型渎职罪,比如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员罪等;
2、玩忽职守型渎职罪,比如玩忽职守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等;
3、徇私舞弊型渎职罪,比如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裁判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罪等。
结语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是一种渎职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法律、规章、制度和司法机关对在押人员的正常管理和正常工作秩序。失职罪的量刑标准要看各个具体的罪名,如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等。行为人失职失责的行为可以触犯多个罪名,如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等。渎职犯罪包括滥用职权型渎职罪、玩忽职守型渎职罪和徇私舞弊型渎职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400条第2款,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