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处罚规定和构成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的处罚;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者,将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该罪要求行为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并且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破坏特定公私财物将被视为其他犯罪。轻微情节不构成犯罪,而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法律分析
一、我国刑法对故意毁坏财物罪既遂的处罚规定
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构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符合什么条件
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同时,犯罪目的只是毁坏公私财物,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也是本罪与其他侵犯财产罪的本质区别。过失毁坏公私财物的,不构成本罪。
2.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是毁灭和损坏。如果用放火、爆炸等危险方法毁坏公私财物,而且足以危及公共安全的,则应以放火罪、爆炸罪等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同时,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程度。如果情节轻微或者数额较小,不构成犯罪。“其他严重情节”,一般是指以下几种情况:毁灭重要财物或者物品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动机和手段特别恶劣的等。
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侵犯对象是各种公私财物。但是破坏某些特定的公私财物,则不能以毁坏公私财物罪论处,例如,故意毁坏使用中的交通设备、交通工具、电力煤气、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的,以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有关犯罪论处;故意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破坏生产经营的,以破坏生产经营罪论处。
按照本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因此,是否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则属一般违法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对故意毁坏财物罪既遂的处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明确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的处罚;而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则将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构成需要满足主观上的故意和客观上的数额较大或其他严重情节的条件。若行为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小、情节较轻,则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总则第二章犯罪第三节共同犯罪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