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单位未提供工伤保险,工伤后该怎么办?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17 15:39:52
文档

单位未提供工伤保险,工伤后该怎么办?

员工在未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如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赔偿或不承认,劳动者可向有关部门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伤、履行工作职责受暴力伤害、患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受伤或事故下落不明、上下班途中受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应认定为工伤。法律分析;如果员工在没有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发生了工伤,那么按照法律规定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拒绝支付赔偿或者不承认的情况,劳动者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推荐度:
导读员工在未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如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赔偿或不承认,劳动者可向有关部门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伤、履行工作职责受暴力伤害、患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受伤或事故下落不明、上下班途中受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应认定为工伤。法律分析;如果员工在没有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发生了工伤,那么按照法律规定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拒绝支付赔偿或者不承认的情况,劳动者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员工在未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如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赔偿或不承认,劳动者可向有关部门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伤、履行工作职责受暴力伤害、患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受伤或事故下落不明、上下班途中受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应认定为工伤。

法律分析

如果员工在没有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发生了工伤,那么按照法律规定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拒绝支付赔偿或者不承认的情况,劳动者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单位未交工伤保险,工伤发生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当单位未交工伤保险且工伤发生时,您仍然有一些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首先,您可以立即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工会投诉单位未按规定购买工伤保险。同时,及时就医并保留所有相关的医疗证明和费用收据,以便作为后续索赔的证据。其次,您可以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了解您的权益和法律救济途径。另外,与单位进行协商或调解,争取得到合理的赔偿。如果这些方法都不奏效,您可以考虑向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的权益。请注意,根据具体情况,法律规定和程序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您在行动前咨询专业法律意见。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员工在没有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赔偿或不承认工伤,劳动者可向有关部门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符合一定条件即可被认定为工伤。如果单位未购买工伤保险且发生工伤,您仍有多种途径维护权益,如投诉、就医保留证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协商调解或提起诉讼。请在行动前咨询专业法律意见,以便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制定。

文档

单位未提供工伤保险,工伤后该怎么办?

员工在未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如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赔偿或不承认,劳动者可向有关部门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伤、履行工作职责受暴力伤害、患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受伤或事故下落不明、上下班途中受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应认定为工伤。法律分析;如果员工在没有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发生了工伤,那么按照法律规定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拒绝支付赔偿或者不承认的情况,劳动者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