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因此,当事人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分析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拓展延伸
仲裁裁决拒不履行,怎么办?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申请执行: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要求法院采取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当事人财产等。
2.申请撤销: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并提供证据证明裁决存在法定情形,如没有仲裁协议、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等。
3.申请承认与执行:向外国仲裁裁决的当事人承认与执行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作出的裁决可以得到我国法院的承认与执行,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双方当事人同意、外国法院作出的裁决符合我国《仲裁法》的规定等。
4.寻求第三方帮助:寻求国际仲裁组织、商会等第三方机构的帮助,让他们介入调解或寻求解决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采取上述措施需要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因此,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
结语
当事人应当遵守法律规定,认真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