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构收入证明、虚假贷款审批材料骗取贷款并逾期未还,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3条。如审批材料无问题且无侵占意图,则不构成贷款诈骗罪。
法律分析
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如果是不符合贷款资质但是通过提供虚构收入证明、虚假贷款审批材料等行为从银行处骗取贷款并且逾期未偿还的,是很有可能构成贷款诈骗行为的,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旦构罪可能会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贷款审批材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主观上也不存在侵占的意愿,是不会构成贷款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关于这方面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联系我详细咨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拓展延伸
信用卡欠债16万:违约后的法律后果如何处理?
违约后的信用卡欠债16万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信用卡欠债达到一定金额时,银行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追讨债务。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向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等。一旦判决生效,可能会面临财产被查封、冻结,甚至被强制执行的情况。此外,信用卡欠债可能会影响个人的信用记录,导致信用评级下降,难以获得贷款或信用卡等金融服务。因此,建议及时与银行协商还款计划,避免违约情况的发生,以免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结语
贷款诈骗是指以欺骗手段骗取银行贷款并逾期未还,涉及非法占有的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一旦定罪,可能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然而,如果贷款审批材料无问题且无侵占意图,则不会构成贷款诈骗罪。如有疑问,请与我联系以获得更详细的咨询。同时,对于信用卡欠债,如果达到一定金额,银行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追讨债务,可能导致财产被查封、冻结,甚至被强制执行。建议及时与银行协商还款计划,避免违约情况发生,以免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商业银行经营信用卡业务,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四章 发卡业务管理 第五十七条 发卡银行应当在信用卡领用合同(协议)中明确规定以持卡人相关资产偿还信用卡贷款的具体操作流程,在未获得持卡人授权的情况下,不得以持卡人资产直接抵偿信用卡应收账款。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发卡银行收到持卡人还款时,按照以下顺序对其信用卡账户的各项欠款进行冲还:逾期1-90天(含)的,按照先应收利息或各项费用、后本金的顺序进行冲还;逾期91天以上的,按照先本金、后应收利息或各项费用的顺序进行冲还。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一百一十一条 商业银行在开展信用卡业务过程中,违反其他有关法律、行规和规章的,由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据相关法律、行规和规章督促整改,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