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事故鉴定分为三种情况,由医学会、卫生行政部门或委托机构进行。受理部门包括市、县级市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其工作由同级卫生局医政部门承担。市鉴定委员会负责受理对县级市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不服的案件,以及市范围内医疗机构的鉴定,其工作由市卫生局医政处承担。
法律分析
医疗事故鉴定分为三种情况:
1、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的由当地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鉴定。
2、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的由医学会组织鉴定。
3、起诉之后要求鉴定的,委托机构鉴定。
受理部门:
(一)市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的有:市、县级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鉴定委员会)。
(二)市、县级市鉴定委员会负责受理辖区内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其日常工作由同级卫生局医政部门承担。
(三)市鉴定委员会负责受理对县级市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不服而要求重新鉴定的案件,以及市市范围内医疗机构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其日常工作由市卫生局医政处承担。
拓展延伸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与常见操作规范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与常见操作规范是确保医疗事故鉴定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在医疗事故鉴定过程中,一系列程序被执行,包括收集相关证据、分析事故原因、评估责任等。同时,遵循常见操作规范也是必要的,例如确保鉴定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护鉴定过程的公正性和保密性。此外,鉴定程序还需要与法律法规相一致,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可靠性。在实践中,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和常见操作规范的宣传和培训,以提高鉴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维护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
结语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与操作规范是确保鉴定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收集证据、分析原因、评估责任等过程中,遵循常见操作规范至关重要。鉴定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保障公正和保密。同时,鉴定程序应与法律法规一致,确保合法和可靠。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鉴定程序和规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维护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卫生行政部门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是否受理的审查,并且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