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警违法行为可向上级机关举报,如怀疑受贿,需明确为怀疑。《法》规定可向机关、、监察机关举报,举报人不受打压。《刑法》对徇私舞弊的司法人员处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危害、社会秩序等行为有罪,但轻微情节不视为犯罪。
法律分析
交警有徇私舞弊的违法行为,当事人有权向其上级机关纪检部门举报。如果是怀疑交警有受贿,可以一并提出来,但一定要说明是怀疑,请纪检部门调查,千万不要说是事实,否则,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法律链接:《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或者组织对人民的违法、违纪行为,有权向人民机关或者人民、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受理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告知检举人、控告人。对依法检举、控告的公民或者组织,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第四十七条机关建立督察制度,对机关的人民执行法律、法规、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
法律客观:
《刑法》第四百零一条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结语
交警违法行为,可向上级机关纪检部门举报,怀疑受贿要明确说明,由纪检部门调查,不可说成事实,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法》第46、47条,公民或组织有权向机关、、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违法、违纪行为,受理后应及时查处并告知检举人、控告人。对依法检举、控告的公民或组织,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机关建立督察制度,监督人民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根据《刑法》第101条,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给予减刑等,将受到刑罚。涉及危害国家、社会秩序等行为,根据法律可处以刑罚,但情节轻微者不视为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四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一十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