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合同违约金的约定和计算方法。违约金的数额由双方进行协商,通常会根据双方预估的因一方违约可能产生的损失程度来确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当事人如需要法院增加违约金或者当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则需要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合同违约金包括约定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
法律分析
一、关于合同违约金的约定,请问一般数额是多少?
违约金的数额由双方进行协商,且无具体限制。通常会根据双方预估的因一方违约可能产生的损失程度来确定。发生一方违约后、守约方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时,守约方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增加违约金。约定违约金。合同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计算方法的,一般以合同约定为准。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当事人如需要法院增加违约金或者当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则需要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
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但是违约金是当事人双方在订约时对一方违约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一种预先估算,与违约后守约方的实际损失不可能完全相符;故此可交由法官自由裁量。法律规定预定违约金,除了给当事人施加心理压力外,也避免了违约后损失计算的麻烦和当事人证明损失大小的麻烦,使当事人能迅速确定自己应当承担的具体责任。因此,当事人如需要法院增加违约金额、或者当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时,则需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
二、合同违约金包括哪几种?
1、约定违约金
违约金是由当事人约定的,为约定违约金。约定违约金是一种合同关系,称违约金合同。这种合同属从合同。主合同无效,违约金合同无效。违约金合同是诺成合同,与定金合同不同,不以预先给付为成立要件。约定违约金又是一种附条件合同,通常,违约行为发生,违约金合同生效;违约行为不发生,违约金合同不生效。
2、惩罚性违约金
惩罚性违约金,是固有意义上的违约金,又称违约罚。此种违约金于违约时,债务人除须支付违约金外,其他因债之关系所应负的一切责任,均不因之而受影响。债权人除得请求违约金外,还可以请求债务履行或者不履行所生之损害赔偿。
3、赔偿性违约金
赔偿性违约金,是当事人双方预先估计的损害赔偿总额,又叫做损害赔偿额的预定。由于债权人于对方违约而请求损害赔偿时,须证明损害及因果关系。而此类举证,不但困难,且易产生纠纷,因而当事人为避免上述困难及纠纷,预先约定损害赔偿数额或者其计算方法,不失为良策。
拓展延伸
合同违约金的诉讼程序通常如下:
1. 起诉阶段:一方当事人认为对方当事人违约,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时,法院会进行立案,并发出传票,通知被告方在规定时间内应诉。
2. 证据收集阶段: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对方当事人存在违约行为,以及违约行为对原告造成的实际损失。法院会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进行证据收集。
3. 庭前准备阶段:在开庭前,当事人需要进行庭前准备,包括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准备庭审程序等。法院会进行庭前检查,确保庭审程序的合法性。
4. 庭审阶段:庭审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庭审中,原告和被告方可以通过举证、质证等方式,向法院证明自己主张的事实。法官会根据庭审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决。
5. 判决执行阶段:如果法院作出判决,当事人需要按照判决内容,及时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判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申请执行程序,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合同违约金的诉讼程序中,当事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存在违约行为,以及违约行为对原告造成的实际损失。法院会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进行判决。
结语
合同违约金的约定由双方进行协商,且无具体限制。通常会根据双方预估的因一方违约可能产生的损失程度来确定。约定的违约金数额或计算方法的,一般以合同约定为准。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当事人如需要法院增加违约金或者当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则需要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合同违约金包括约定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通过反诉或者抗辩的方式,请求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调整违约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二十六条 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
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