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房费用及赠送面积真实性问题:买房需支付购房款、税费、管理费等多项费用。赠送面积通常是开发商吸引消费者的手段,但实际赠送面积往往不体现在产权证上,无法用于投资或抵押,也无法得到补偿。消费者需谨慎对待开发商的“赠送面积”宣传,确保所赠面积合法且拥有合法产权。
法律分析
一、买房一般要交哪些费用
1、买房子要交的费用有:购房款;个人所得税;契税;印花税;;土地;物业管理费;专项维修资金;房屋买卖交易手续费;房屋所有权登记费等。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第三条,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契税的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前款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对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住房的权属转移确定差别税率。
二、房赠送面积是真实惠还是陷阱
1、针对“买房送面积”的“大实惠”,那只是开发商吸引消费者的一种营销手段,真正的“赠送面积”是指产权证上的面积发生变化,如一套房子产权证上是140平方米,开发商只收120平方米的钱,那么剩余的20平方米才算是真正的赠送。但现在市场上这种“亏本营销”基本上没有。赠送的面积在房屋产权证上没有体现,而且房源价格相对会贵一些,“羊毛出在羊身上,开发商是不会白白将面积送给购房者的。”
2、提醒消费者,“赠送面积”的前提应该是所赠面积合法,且赠送人拥有合法产权。因市场中开发商对所赠送的面积往往不具有合法产权,不能写入房屋产权证,这就意味着赠送面积不能用于投资、抵押,拆迁时也不会得到补偿。
结语
购房过程中的费用包括购房款、个人所得税、契税、印花税、、土地、物业管理费、专项维修资金、房屋买卖交易手续费和房屋所有权登记费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缴纳范围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契税的税率为3%至5%之间,具体税率由地方决定。购房时,开发商所谓的赠送面积往往只是营销手段,真正的赠送面积应在产权证上有明确变化。消费者应注意赠送面积的合法性和产权情况,以免造成投资、抵押和拆迁时的问题。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或者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期限届满后超过一年,由于出卖人的原因,导致买受人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