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财产继承方式包括遗嘱继承、遗赠扶养协议和法定继承;结婚前财产包括个人财产、财产权利、利息和形态变化的财产;婚前财产公证需要当事人亲自到公证处办理,并签署协议。
法律分析
一、婚前财产到底该如何继承
婚前财产到底继承方式如下:
1.有遗嘱继承的,按照遗嘱内容按比例的继承;
2.有遗赠扶养协议的,受遗赠人按照协议内容继承遗产;
3.没有遗嘱、遗赠的,按照法定继承继承遗产,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二、结婚前财产怎么界定
结婚前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缔结前,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婚前财产主要包括4类:
1.个人所有的财产,如工资、奖金,从事生产、经营取得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资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2.一方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权利,如一方婚前取得的债权等;
3.婚前财产的利息,包括个人财产婚前利息;
4.一方婚前以货币、股权等形式存在,而婚后表现为另一形态的财产。
三、婚前财产该如何公证
婚前财产的公证流程:
1.当事人准备好相关材料后,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到公证处办理,不能委托他人代理。
2.公证申请被接待公证员受理后,公证人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
3.询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
4.双方当事人在公证员的面前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婚前财产的继承方式包括遗嘱继承、遗赠扶养协议继承和法定继承。对于结婚前财产的界定,主要包括个人所有财产、婚前取得的财产权利、婚前财产利息和婚后财产形态转化的财产。若需要公证婚前财产,当事人需亲自前往公证处办理手续,经公证人员审查并在协议书上签名。如有更多疑问,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二十四条 自然人依法享有继承权。
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财产,可以依法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条 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