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法医鉴定的相关程序和权利保障,包括委托书的开具、告知被委托的鉴定机构、回避申请的提出、公开鉴定内容及结论以及复核或重新鉴定的权利。
法律分析
1、由机关开具法医伤情鉴定委托书,当事人凭委托书到被委托的法医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2、机关办案单位应告知双方当事人被委托的鉴定机构。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规定,当事人可以对被委托的鉴定机构成员提出回避申请。伤者不在本地治疗,可要求办案单位变更委托鉴定机构,但不得自行要求到某个鉴定机构鉴定。
4、办案单位必须向双方当事人公开鉴定的内容及结论。
5、首次鉴定后,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如对鉴定结论表示异议,有权提出申请,由办案单位委托法定鉴定机构复核或重新鉴定。办案单位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在十日内开具委托书,不得拒绝。
拓展延伸
委托伤情鉴定:解析法律问题中的关键要点
在委托伤情鉴定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首先,鉴定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其次,法律问题还包括鉴定结果的法律效力,即鉴定结论是否能够作为证据在法庭上使用。此外,鉴定过程中还需考虑相关法律责任的承担,如鉴定人的专业素质、鉴定机构的资质等。对于委托伤情鉴定,法律问题的解析主要包括程序合规性、证据力和责任承担等方面。只有在法律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前提下,委托伤情鉴定才能真正起到司法保障的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结语
委托伤情鉴定是一项重要的法律程序,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鉴定结论的法律效力、鉴定人的专业素质以及鉴定机构的资质都是需要考虑的法律问题。只有在法律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情况下,委托伤情鉴定才能真正发挥司法保障的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第六条机关的人民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
(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三)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
(四)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
(五)管理、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六)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
(七)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
(八)管理集会、、示威活动;
(九)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
(十)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
(十一)对被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执行刑罚;
(十二)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十三)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十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