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我国现有规定中男性和女性公民的退休年龄和缴费年限要求。男性公民需年满60周岁,女性工人需年满50周岁,女性干部需年满55周岁。同时,他们的缴费年限需累计满15年。女工人可以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企业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操作办法,经本人申请、企业同意、劳动保障部门备案后,其退休年龄可以适当延迟,但最长不得超过女干部的法定正常退休年龄。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按其退休时所在的工作岗位确定,即在管
法律分析
在现有规定中,男性公民年满60周岁,女性工人(包括生产操作岗位)年满50周岁,女性干部(包括管理技术岗位)年满55周岁。同时,他们的缴费年限需累计满15年。
女工人退休年龄可以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即符合女工人退休条件的职工,身体健康,工作需要,按照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的相应操作办法,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一个月之前,经本人申请,企业同意,劳动保障部门备案,其退休年龄可以适当延迟,延迟的年限最短不得少于一年,应按整年操作,但最长不得超过女干部的法定正常退休年龄。
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按其退休时所在的工作岗位确定。即女职工在管理技术岗位年满55周岁,在生产操作岗位年满50周岁。
由管理技术岗位调整到生产操作岗位的女职工在生产操作岗位实际工作满3年以上,可以按女工人的退休条件办理退休手续。
退休年龄的确认,实行居民身份证与本人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档案中填写的出生时间视为公历时间,不再进行农历和公历的换算。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应当为职工提供相应的退休福利。其中,按岗位确定女职工退休年龄是常见的一种方式。对于管理技术岗位的职工,根据《劳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其退休年龄应当年满55周岁;而对于生产操作岗位的职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规定,其退休年龄应当年满50周岁。
这一规定意味着,企业应当为年满55周岁的女职工提供退休福利,而年满50周岁的女职工则可以享受相应的退休待遇。这一规定在保障职工权益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企业也应当根据职工的实际情况和身体状况,合理制定退休年龄,并充分考虑职工的合法权益。
结语
本文介绍了现有规定中男性和女性公民的退休年龄及缴费年限要求。同时,介绍了女工人的弹性退休年龄制度以及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按其工作岗位上确定的规定。最后,强调了退休年龄的确认实行居民身份证与本人档案相结合的办法。
法律依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第八条 退休、退职工人本人,可以继续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 第十五条 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健全乡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