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侵犯商标权的行为,主要采取责令停止销售、收邀销毁侵权标识、消除现存商品上的侵权标识、收缴作案工具等措施,如无法制止侵权行为或商品与侵权行为难以分离,则责令销毁侵权商品。同时,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以下或侵权所得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分析
(1)责令立即停止销售;(2)收邀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3)消除现存商品上的侵权商标;(4)收缴直接专门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5)如果采取前四项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权行为的,或者侵权利行为与商品难以分离的,责令并监督销毁侵权商品;(6)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以下或者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可以根据情节处于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拓展延伸
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措施
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措施是为了维护创新和创造力的推动力,确保创意和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这些法律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专利法保护新发明和创新技术,商标法保护品牌标识和商业标识,著作权法保护文学、艺术和音乐作品等。此外,还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措施来打击侵权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些法律措施为创新者提供了法律保护,鼓励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加强法律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环,提高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共同构建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结语
通过对侵权行为采取一系列法律措施,包括责令立即停止销售、销毁侵权商标标识、消除现存商品上的侵权商标、收缴作案工具等,以制止侵权行为并保护知识产权。如果这些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权行为或侵权商品与侵权行为难以分离,还将责令并监督销毁侵权商品。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还将根据情节处以罚款。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措施是为了维护创新和创造力的推动力,确保创意和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同时,加强法律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环,共同构建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法律依据
《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给以处罚。
(1)责令停止侵权;
①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②没收、销毁侵权商品;
③没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2)处以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