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劳动保护费的定义、范围、计提比例和注意事项。劳动保护费是为了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而采取的一种防护措施,由企、事业单位免费发给职工使用,但不得折现或发放现金。对属于职工劳动保护费范围的服装费支出和冬令、夏令保护用品支出,在税前列支的标准不同,分别为在职允许着装工人每年最高扣除额1000元以内按实列支和每人每年不超过20元以内按实列支。
法律分析
劳动保护费是指因为雇员需要工作而必须提供的费用,包括购买或提供工作服、手套、安全保护用品等。劳动保护费(劳保费)的范围包括:工作服、手套、洗衣粉等劳保用品,解毒剂等安全保护用品,清凉饮料等防暑降温用品,以及按照原劳动部等部门规定的范围对接触有毒物质、矽尘作业、放射线作业和潜水、沉箱作业、高温作业等5类工种所享受的由劳动保护费开支的保健食品待遇。如以下内容,计入劳动保护费
劳动保护费指发给职工的劳保服装用品、安全防护用品、防暑降温用品及值班被褥劳动保护用品是为了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而采取的一种防护措施,不同于福利待遇。由企、事业单位免费发给职工使用,均须实物发给,不准折发现金。
二、劳动保护费支出范围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范围界定标准是:
(1)对属于职工劳动保护费范围的服装费支出,在税前列支的标准为:在职允许着装工人每年最高扣除额1000元(含)以内按实列支。
(2)对属于职工劳动保护费范围的冬令、夏令保护用品支出,在税前列支的标准暂仍为:每人每年不超过20元(含)以内按实列支。
(3)对上述第1、2条劳保费支出,均不得发放现金,如发放现金的均不得在税前扣除。
劳动保护费是指确因工作需要为雇员配备或提供工作服、手套、安全保护用品等所发生支出。劳动保护费(劳保费)的范围包括:工作服、手套、洗衣粉等劳保用品,解毒剂等安全保护用品,清凉饮料等防暑降温用品,以及按照原劳动部等部门规定的范围对接触有毒物质、矽尘作业、放射线作业和潜水、沉箱作业、高温作业等5类工种所享受的由劳动保护费开支的保健食品待遇。
三、劳动保护费计提比例
1、对属于职工劳动保护费范围的服装费支出,在税前列支的标准为:在职允许着装工人每年最高扣除额1000元(含)以内按实列支。
2、对属于职工劳动保护费范围的冬令、夏令保护用品支出,在税前列支的标准暂仍为:每人每年不超过20元(含)以内按实列支。
3、对属于职工劳动保护费范围的服装费支出,在税前列支的标准为:在职允许着装工人每年最高扣除额1000元(含)以内按实列支。
4、对属于职工劳动保护费范围的冬令、夏令保护用品支出,在税前列支的标准暂仍为:每人每年不超过20元(含)以内按实列支。
5、对上述第1、2条劳保费支出,均不得发放现金,如发放现金的均不得在税前扣除。
拓展延伸
劳动保护费是指企业为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职工体检费、卫生保健费、安全培训费、工伤保险费、职工意外伤害保险费等。这些费用都是企业为了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工伤事故发生,保护职工身体健康而必须支出的费用。
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必须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并缴纳工伤保险费,同时根据职工工资总额的不同,合理确定工伤保险费率。企业还需要为职工参加生育保险并缴纳生育保险费,根据生育保险费的缴纳情况,合理安排生育保险待遇。
另外,企业还需要制定并执行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因此,劳动保护费是企业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结语
劳动保护费是为了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而采取的一种防护措施,由企、事业单位免费发给职工使用,均须实物发给,不准折发现金。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范围界定标准包括:在职允许着装工人每年最高扣除额1000元以内按实列支,冬令、夏令保护用品支出每人每年不超过20元以内按实列支。对属于职工劳动保护费范围的服装费支出,在职允许着装工人每年最高扣除额1000元以内按实列支,冬令、夏令保护用品支出每人每年不超过20元以内按实列支。劳动保护费不得发放现金,如发放现金的均不得在税前扣除。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8年7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