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受人未取得房屋证书出卖人承担责任,法律规定出卖人应承担违约责任。未办理房产证的后果包括无法转让、无法取得权利、无法设定抵押权等,合同也可能无效。购房者可能面临房屋被拆迁、被拍卖的风险,开发商债务纠纷时房产可能被强制执行。土地使用权期满后无法继续使用该土地。
法律分析
一、买受人未取得房屋证书出卖人承担责任的情形
1、依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买受人未取得房屋证书出卖人承担责任的情形包括因买受人原因按约定的期限未能办理房产证、合同标的物为尚未建成房屋的等。
2、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八条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下列期限届满未能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
(三)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订立之日起90日。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数额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已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二、无法办理房产证有哪些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规定: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转让。房地产证是拥有所有权的证明,没有房产证即意味着没有所有权,出卖没有所有权的房屋属于无权处分。双方都知道卖方没有房产证,却签订了一份买卖没有房产证的房屋的合同,这是一份无效合同。
如果购房者在入住后不能取得房地产权证,其所购的房屋所有权尚处在一种不确定的状态,购房者将不能取得如下权利:
1、不能进行买卖、赠与、置换、继承、出租等活动,即使签定相关合同也均为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2、在房屋被拆迁时无法按国家政策及相关拆迁法规获得拆迁补偿。
3、无法设定抵押权、典权等他项权利,购房者无法通过房屋抵押来获得贷款或承担其它民事责任。
4、如因项目非法开发而无法办理房产证,则购房者所购房屋有被强制拆除或被拍卖的风险。
5、开发商因债务纠纷被强制执行时,没有办理过户的房地产仍属于开发商的财产,可以被开发商的债权人依法强制执行;
6、在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时无法申请继续使用该土地。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买受人未取得房屋证书出卖人需承担责任。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和法律规定,若买受人在约定期限内未能取得房屋权属证书,出卖人应承担违约责任。未办理房产证的后果包括无法转让房产、无法享有相关权利、无法进行抵押等。购房者需注意房屋所有权的不确定性,可能面临拆迁、强制执行等风险。综上所述,双方应当在购房过程中确保合法手续,以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