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及诉讼时效:共同侵权需要满足侵权行为人数、共同过错、损害结果和因果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65条和1167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需承担侵权责任。共同侵权的类型包括意思联络、客观关连、共同危险和团伙成员的侵权行为。共同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计算起点为权利受损害之日。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根据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
一、共同侵权过错责任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共同侵权的认定:
1.两人及两人以上实施了侵权行为;
2.侵权行为人之间,在主观上具有共同过错;
3.共同侵权行为导致了损害后果;
4.共同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二、共同侵权的类型
1.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就是典型的共同侵权行为;
2.客观关连共同的共同侵权行为,数人既没有共同故意又没有共同过失,实施的行为直接结合,造成同一个损害结果的侵权行为;
3.共同危险行为共同危险行为就是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实施有侵害他人权利危险的行为;
4.团伙成员的侵权行为,团伙组织的成员的集合行为,该集合行为可以归责于该团伙,则该团伙的成员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侵权行为。
三、共同侵权行为诉讼时效是多久
共同侵权行为诉讼时效是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结语
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包括两人及两人以上实施侵权行为、主观上具有共同过错、导致损害后果以及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和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有权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共同侵权的类型包括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客观关连共同的共同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和团伙成员的侵权行为。共同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超过二十年的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可申请延长。
法律依据
(一)参加规范化培训、进修、对口支援、会诊、突发事件医疗救援、慈善或者其他公益性医疗、义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二章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第二十二条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及公众活动的安全评价,依法配备安全保护设备和人员,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和公众活动安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条赔偿权利人起诉部分共同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赔偿权利人在诉讼中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诉讼请求的,其他共同侵权人对被放弃诉讼请求的被告应当承担的赔偿份额不承担连带责任。责任范围难以确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权人承担同等责任。
人民法院应当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赔偿权利人,并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情况在法律文书中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