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不动产登记需要缴纳的费用及流程、所需提交的材料等内容。不动产登记需要缴纳的费用包括动迁费、契税、印花税、房屋登记费等,而房屋产权登记工作流程为缴纳费用、缴税、受理、缴税、领取所有权证。房屋产权登记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回迁居民应提交的要求、居民购买商品房和商业网点所需提交的材料等。
法律分析
不动产登记需要缴纳以下费用:
1. 动迁费:住房专项维修基金的2.5%(原房地产为房改房及动迁期间参与房改具体收费标准的咨询费窗口),契税、印花税(房屋1.5%,非房屋4%,印花税0.05%+5元,税费窗口负责最终解释),房屋登记费(个人住房80元,非住房80元)房屋所有权证费10元/套。购买商品房的收费标准为: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的2.5%,契税和印花税(住宅1.5%,非住宅4%,印花税0.05%+5元),交易费(普通住宅3元,平方米,非普通住宅和非住宅0.5%),房屋登记费80元,件(个人住房80元,件,非住宅不动产550元,件)。
房屋产权登记工作流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缴纳、发证→税务窗口缴税→房屋产权登记受理→收费窗口缴税→发证窗口领取房屋所有权证(后)10个工作日)
房屋产权登记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1。回迁居民应提交以下要求:房屋产权调整置换协议书、扩大面积收费通知书、住宅安置令、拆迁安置发票、扩大面积收费搬迁发票(或两张发票合为一张发票)、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结婚证或未婚未再婚证明等
未换领搬迁安置发票和迁建面积费发票的家庭,按照区拆迁办的更换时间顺序,通知他们领取发票。有关问题,请咨询房屋所在小区拆迁办。2。居民购买商品房和商业网点,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商品房购房合同、商品房安置结算单、商品房专用发票、购房人及其配偶户籍、身份证、户口簿、户口簿,结婚证或未婚、未婚证等。
拓展延伸
不动产登记是指将不动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权利义务关系,通过登记手续予以确立和保护的法律行为。不动产登记需要哪些费用呢?根据我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不动产登记的费用包括以下几种:
1. 不动产登记费:由不动产登记机构按照登记不动产的种类、面积、权属状况等确定的登记费用。
2. 证费:包括不动产登记证的工本费和其他证书费,如房屋产权证、抵押证等。
3. 印章费:不动产登记机构按照规定收取的印章费用。
4. 档案查询费:查询不动产登记档案所需支付的费用。
5. 异议费:不动产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时,需要支付的费用。
6. 诉讼费:不动产登记机构提起诉讼时,当事人需要支付的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动产登记费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受到不同地区、不同登记机构的具体规定有所差异。此外,一些特定的不动产类型,如住宅、商业用房等,可能还需要缴纳特定的登记费用。
因此,在办理不动产登记时,应当了解当地不动产登记的相关规定,提前准备好相关费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结语
不动产登记需要缴纳的费用和所需提交的材料已经被详细列出, 请按照流程和所需材料进行办理。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帮助, 可以咨询当地房屋登记中心或拆迁办。
法律依据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08-26) 第六条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以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和个人的房屋,并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公证法(2017-09-01) 第二十五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
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的公证,可以适用前款规定。
居住证暂行条例(2015-11-26)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的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计生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做好居住证持有人的权益保障、服务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