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舞弊减刑罪的处罚及立案标准:构成该罪的徇私行为者可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立案标准包括捏造事实、伪造材料,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行为,以及利用职务便利徇私情、私利导致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
一、构成徇私舞弊减刑罪既遂怎么处罚
1、构成徇私舞弊减刑罪既遂的处罚是:构成该罪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则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的,就可以构成该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零一条,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四百零二条,
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徇私舞弊减刑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刑罚执行机关的工作人员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捏造事实,伪造材料,违法报请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
2、人民法院和监狱管理机关以及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为徇私情、私利,违法裁定、决定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
3、不具有报请、裁定或决定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权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徇私情、私利,伪造有关材料,导致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被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
4、其他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
拓展延伸
徇私舞弊减刑罪既遂的法律责任及惩罚措施
徇私舞弊减刑罪既遂是指在减刑程序中,律师、公诉人、法官等职务人员利用职权或地位,为特定被告人谋取不当利益而犯罪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对于徇私舞弊减刑罪既遂的行为,法律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一般来说,徇私舞弊减刑罪既遂的犯罪分子将面临刑事责任追究,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罚金等刑罚。此外,相关职务人员还可能被撤销职务、剥夺政治权利等。具体的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将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社会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并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作出裁决。
结语
对于徇私舞弊减刑罪既遂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分子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一般而言,犯罪行为严重的,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情节较轻的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外,相关职务人员还可能面临撤销职务、剥夺政治权利等后果。具体的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将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社会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并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作出裁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零二条 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八十五条 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国有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国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国有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前款规定中的非国有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一十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