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错责任原则是违约责任的主要归责原则,要求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的构成要件和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无需考虑行为人是否具有过错。
法律分析
过错责任原则是违约责任的主要归责原则。所谓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一方违反合同的义务,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合同时,应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的要件和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这里有两层含义:首先,过错责任原则要求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的构成要件。
即确定违约当事人的责任,不仅要考察违约人的违约行为,而且要考察违约当事人的主观上的过错。若当事人没有过错(如违约是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则虽有违约发生,违约当事人也不负责任。其次,过错责任原则要求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即在已经确定违约当事人应承担违约责任的情况下,还应当根据违约当事人的主观过错程度来确定违约当事人所应承担的责任范围。
无过错责任原则,也称无过失责任原则,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无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
1、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
2、特殊侵权行为的法定性。
3、特殊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不必过错。是指责任的承担不考虑行为人是否具有过错,在认定责任时无需受害人对行为人具有过错提供证据,行为人也无需对自己没有过错提供证据,即使提供出自己没有过错的证据也应承担责任。
拓展延伸
过错侵权和无过错侵权的法律界限及适用范围
过错侵权和无过错侵权是法律上对于侵权行为的不同分类方式。过错侵权指的是当一方在行为中存在过失或疏忽,导致他人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被追究法律责任。无过错侵权则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即使没有过错或疏忽,一方的行为仍然可能导致他人权益受损,从而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法律界限和适用范围主要在于确定何种情况下可以认定为过错侵权或无过错侵权,并据此确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赔偿方式。具体界限和适用范围可能因国家、地区以及具体法律体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结语
过错责任原则是违约责任的主要归责原则,要求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的构成要件和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无过错责任原则则是指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造成他人损害时,依法律规定由与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无论是过错侵权还是无过错侵权,都在法律上对侵权行为进行分类和界定,并据此确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赔偿方式。具体的界限和适用范围可能因国家、地区和法律体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22修正):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六章 健康促进 第七十五条 国家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完善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和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
国家鼓励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二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