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务侵占罪的判决根据数额大小,较大者可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巨大者可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单位人员若非法占有单位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应追究刑责。与诈骗罪相比,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为单位人员,对象为单位财物,行为为利用职务便利侵占,而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人,对象为他人财物,行为为虚构或隐瞒事实骗取财物。
法律分析
行为人构成职务侵占罪的,数额较大的,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应予立案追诉。关于职务侵占罪如何判的问题,下面为您详细解答。
一、职务侵占罪如何判
1、行为人构成职务侵占罪的,数额较大的,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二,职务侵占罪和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两种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就在于:
1、主体要件不同,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是本公司企业的财物,这种财物实际上已被行为人所掌握,而诈骗罪的对象是不为自己实际控制的他人财物。
3、犯罪的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的财物;而诈骗罪则是用虚构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的财物。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咨询专业律师。
结语
职务侵占罪的刑罚与数额有关。数额较大者可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者可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若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者应立案追诉。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主体要件、犯罪对象和犯罪行为的不同。如需进一步咨询,请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九章渎职罪第四百一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附则第三百八十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令第95号)同时废止。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附则第三百八十七条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