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合同违约金计算方式无固定要求,可由当事人约定。违约金可分为法定和约定违约金,目的可为赔偿、惩罚或责任。约定违约金可为概括性或具体性。违约金应在合同总金额的20%内,具体计算方式需双方协商一致。
法律分析
一、建筑工程合同违约金的计算方式有固定的要求吗?
建筑工程合同违约金的计算方式是没有固定的要求的。合同违约金以当事人约定为准,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合同违约金上限,合同违约金以当事人约定为主,可以约定具体数额,也可以约定计算方法,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者过低,当事人可以请求予以减少或增加。如果是定金合同,约定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二、违约金的分类有哪些?
1、依据违约金产生的根据,可以将违约金分为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法定违约金是由法律直接规定违约的情形和应当支付的违约金数额。当事人一方只要发生法律规定的违约情况,就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数额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如果违约金是由当事人约定的,为约定违约金。约定违约金主要适用于合同之债,但就法定之债也不妨约定违约金。约定违约金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可以约定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2、根据约定违约金的目的,可以将违约金区分为赔偿性的违约金、惩罚性的违约金和责任性违约金。在界定是赔偿性的违约金还是惩罚性的违约金时,首先看当事人的目的,一般而言,如果约定了明显高额的违约金,或者违约金不排斥继续履行或者法定的赔偿损失,则可以认定为惩罚性的违约金,或者约定违约金至少部分具有惩罚性。
3、根据是否针对特定的违约行为,可将约定违约金分为概括性的和具体性的。概括性约定违约金,是指当事人对违约行为不作具体区分,概括约定凡违约即支付违约金。具体性约定违约金,是指当事人针对不同的违约行为所约定的违约金,如债务不履行违约金、债务部分履行违约金、债务迟延履行违约金等。
如果在建筑工程合同违约的情况出现时,需要违约方支付违约金的金额一般是需要双方双进行充分的协商的。违约金是有上限的,一般是不能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但至于违约金的计算方式一般不是固定的,只要双方达成一致的意见就可以。
结语
建筑工程合同违约金的计算方式并没有固定的要求。合同违约金以当事人约定为准,可以约定具体数额或计算方法。如果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当事人可以协商减少或增加。根据违约金产生的根据,可分为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根据约定违约金的目的,可分为赔偿性、惩罚性和责任性违约金;根据是否针对特定违约行为,可分为概括性和具体性违约金。建筑工程合同违约时,违约金一般需双方充分协商,且通常不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违约金的计算方式需双方一致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章 建设工程合同 第八百零六条 承包人将建设工程转包、违法分包的,发包人可以解除合同。
发包人提供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不履行协助义务,致使承包人无法施工,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相应义务的,承包人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后,已经完成的建设工程质量合格的,发包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相应的工程价款;已经完成的建设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参照本法第七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9修正):第三章 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第十五条 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应当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017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 中标人不履行与招标人订立的合同的,履约保证金不予退还,给招标人造成的损失超过履约保证金数额的,还应当对超过部分予以赔偿;没有提交履约保证金的,应当对招标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中标人不按照与招标人订立的合同履行义务,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二年至五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不适用前两款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