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以后,许多人都会患上流行性感冒,大家不要小看感冒,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引发其他的疾病。那么大家平时是怎样治疗感冒的呢,中医治感冒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小编真理了一些中医感冒分类,以及中医解释感冒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广大朋友远离感冒!
中医感冒分类
许多人认为感冒部分种类,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感冒也分为许多种,有因为受凉引发的感冒还有一些是因为季节性的流行感冒。总之,我们要分清感冒才能对症下药,抓住病根才能好的更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医是怎么给感冒分类的吧!
中医辩证论治感冒 4种感冒症状的舒缓方法
头痛
葛根汤去风寒
感冒时头痛难受、昏昏沉沉,处方的开立以葛根汤最常见。葛根汤源自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能解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肩颈紧绷。
不过葛根汤成分中的麻黄碱会加强心肌收缩力,使用时请避免服用也有强心作用的毛地黄类心脏病药物。
川芎搭配菊花也能上清头目,以500cc热开水冲泡各一钱的药材饮用,对头痛或偏头痛都有帮助。
特别提醒购买时选用淡黄色已经晒干的杭白菊,而不是新鲜花,以免泄正气导致反效果。
可试试按压穴道,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发际与脊椎外侧筋处)及合谷穴(手掌虎口顶端)能行气止痛,刺激3~5分钟就能见效。
鼻塞、流鼻水、打喷嚏
迎香穴舒通肺气
不论是鼻子不通畅、或是鼻水流不停,中医都认为是寒气侵入造成肺气不通。
疏通肺气的药方除了葛根汤,也可进厨房切点葱白加上淡味的豆豉,熬煮成葱豉汤缓解鼻塞。《食疗本草》中记载,葱白连根用水煮温服,可以袪风发汗,对付冬天风寒引起的鼻塞、头痛。
解决难受的鼻塞,按压位于鼻翼外缘的法令纹处的迎香穴,感觉比较舒缓后再搭配按压风池穴,能使肺气运行顺畅。
喉咙痛、咳嗽
勤刮肺经
感觉喉咙干痒尚属于早期,不妨来碗绿豆汤解热。
如果喉咙有痰,黏稠又咳不太出来,属于热性感冒,清化热痰的药材如牛蒡子、浙贝、瓜蒌都有效。反之如果是清痰,又有畏寒症状,则是寒性感冒,去寒的陈皮、金桔有镇咳效果。
使用方法以一钱冲泡500cc热开水即可。
肌肉酸痛、畏寒
刮膀胱经跟胆经去寒
这两种症状是寒症的表现。去寒药材有荆芥、防风、川芎、桂枝、生姜等,以一钱冲泡500cc热开水饮用即可。
穴道:刮痧膀胱经跟胆经。
“胆经”和“膀胱经”两条经络主风寒,所在的背部和大腿外侧是身体容易受寒及积寒之处,可以刮痧去寒。
中医治感冒
中医推荐九种防治感冒茶
秋季气温有所下降,而且昼夜温差较大,还经常下着小雨。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这个季节很容易感冒。中医专家建议,药茶能够治百病,秋季感冒多发的季节,我们可以选择喝一些药茶来预防和治疗感冒。
下面小编就来详细介绍下中医推荐的九种防治感冒茶
1、板蓝根青叶药茶
板蓝根、大青叶各50克,野菊花、金银花各30克。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频服。对预防性感冒、流行性脑炎以及流行性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
2、核桃葱姜药茶
核桃仁5克、生姜25克、葱白25克、红茶叶15克,主治感冒、恶寒、发热、头痛等。用法是将上述诸药捣烂,与红茶叶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每日—剂,温服汤汁,并盖被卧床,待汗出,避风。其原理是葱白发表、通阳,生姜辛温解表,均属辛温之品,含有较多的挥发油。现代研究证实,葱白所含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蒜素,它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及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核桃仁以滋补肺肾、配合生姜加强其作用,共治风寒感冒。
3、苍术贯仲药茶
取苍术、贯仲各等份,预防流行性感冒。用法是将上述两味药共碾细末,用布包扎,每包30克,沸水冲泡,代茶频饮。其原理是苍术对感冒有预防作用,贯仲煎剂对各种流行性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
4、姜糖药茶
取生姜3片、红糖适量。以开水冲泡,每日1~2次,随时温服。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咳嗽或是恶心、呕吐、腹胀、胃痛等症。
5、蒲公英药茶
蒲公英20克,主治病毒性、流行性感冒。用法是将开花前的蒲公英晒干切碎,水煎,代茶饮,每日—剂,连用3~5天。其原理是蒲公英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流行性感冒病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紫苏叶药茶
紫苏叶16克,加红糖适量,主治感冒初期。用法是将干紫苏叶揉成粗末,沸水冲泡,入糖令溶,代茶频饮。其原理是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脾、肺经,具有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的作用,故适用于感冒风寒的初期。
7、桑菊杏仁药茶
花、桑叶、杏仁各10克,白砂糖适量,主治感冒咳嗽。用法是将上述三味药共煎取汁,调入白砂糖,代茶饮。其原理是桑叶性苦,味甘,入肺、肝经,可以疏风清热,清肝明目。花性微寒,味甘、苦,入肝、肺经,功如桑叶,能解毒。杏仁性微温,入肺、大肠经。白砂糖甘寒凉润,共奏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
8、葱头姜片药茶
生姜3克,葱头10克,红糖适量。将葱头、生姜洗净及切片,与红糖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沸10分钟。取汁趁热饮用,饮后宜盖被取微汗。可发汗解表,主治外感风寒,畏寒,头痛,鼻塞流清涕等症。
9、生姜苏叶药茶
生姜、苏叶各3克。放入杯内以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分早晚2次温服。适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感冒症。
中医解释感冒
中医解读感冒的常见类型
感冒的种类繁多复杂,生活中人们往往忽略不见,盲目吃药,有时候许久都不见好,病症依然存在,其实这是因为没有对症下药。接下来看一看中医是怎么分类感冒的,感冒是怎么引起的,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正确的方法对症下药!
感冒的常见类型,中医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1、风寒型感冒
感冒鼻塞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
2、风热型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便秘等特点。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解热消炎胶囊、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
3、暑湿型感冒
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
4、时行感冒
病人的症状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时行感冒病人较风热感冒病人的症状重。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头痛、怕冷、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状。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风透表为主。
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极易传播,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
通过上述中医解读感冒的常见类型的详细介绍,大家对感冒的类型都了解了吧。总之患上感冒后不能盲目用药,如果药用错,则会加重病情,建议患者在患病期间多喝水,如果病情严重可选择卧床休养。
结语:大家生活中难免会患上感冒,尤其是流行性感冒,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感冒的治疗办法,采取正确的用药方式。平时也要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保暖防寒工作。希望中医治疗感冒的方法都可以帮助大家提前预防或者治疗感冒哦!小编祝福大家都有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