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之夭夭的辞典简编版是:逃跑得不知去向,从《诗经》「桃之夭夭」一语转借过来。 【造句】违规的摊贩一听到要来取缔,都逃之夭夭,一个不剩。
逃之夭夭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友释义 【点此查看逃之夭夭详细内容】
由桃之夭夭引申而来,原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表示逃跑得无影无踪。
二、汉语大词典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因“桃”、“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妹子想起哥哥这样赌法,贴他不富,连我也穷,不如自寻去路,为此跟着一个相识孤老,一溜烟也是逃之夭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等各人走过之后,他才不慌不忙的收拾了许多金珠物件,和那位督办大人坐了轮船,逃之夭夭的到天津去了。”瞿秋白《乱弹·新英雄》:“满洲的日本大炮,轰隆轰隆的响了几下,立刻,那些‘不可多得之将才’一溜烟的逃之夭夭。”
三、国语辞典
⒈ 逃跑。参见「桃之夭夭」条。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那位督办大人,坐了轮船,逃之夭夭的到天津去了。」近抱头鼠窜溜之大吉
四、其他释义
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
五、关于逃之夭夭的成语
六、关于逃之夭夭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