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通过中医观察耳朵诊断身体疾病的秘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7 00:28:03
文档

通过中医观察耳朵诊断身体疾病的秘密

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古代人民通过实践与疾病搏斗得来的惊艳和理论知识。大家都知道中医问诊的传统四字“望闻问切”也就是说,中医只需要通过观察耳朵,就知道你身体哪个地方出了毛病,有没有这么神奇,一起去看看吧。通过中医观察耳朵诊断身体疾病的秘密。就耳朵整体来看,正常人的耳朵应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如果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反应机体肾精不足。
推荐度:
导读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古代人民通过实践与疾病搏斗得来的惊艳和理论知识。大家都知道中医问诊的传统四字“望闻问切”也就是说,中医只需要通过观察耳朵,就知道你身体哪个地方出了毛病,有没有这么神奇,一起去看看吧。通过中医观察耳朵诊断身体疾病的秘密。就耳朵整体来看,正常人的耳朵应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如果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反应机体肾精不足。


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古代人民通过实践与疾病搏斗得来的惊艳和理论知识。大家都知道中医问诊的传统四字“望闻问切”也就是说,中医只需要通过观察耳朵,就知道你身体哪个地方出了毛病,有没有这么神奇,一起去看看吧。

通过中医观察耳朵诊断身体疾病的秘密

就耳朵整体来看,正常人的耳朵应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如果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反应机体肾精不足。

耳朵色淡白,多见于风寒感冒;还见于素体阳气不足的人,这类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廓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因为在这个阶段,机体阴液已经严重耗伤。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多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耳朵厚大的人,肾气充足;耳朵薄而小的人,多为肾气亏虚。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而且没有光泽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哮喘等。若耳内流脓,伴有耳部红肿热痛,听力下降的,是中耳炎的表现,中医认为,这是风热上扰或肝胆湿热。

耳垂与面部相对应,当因“上火”而致牙齿、牙龈肿痛时,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或者在耳垂上点刺放血,有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正对耳孔开口处凹陷叫耳甲腔,这个地方相当于胸腔内的器官。经常刺激这个部位,对血液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对捏即可。

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相应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

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应于躯干四肢,颈肩腰腿痛等躯体疼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一门课程。诊断即对人体健康状态和病证所提出的概括性判断。它是由基础医学引申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是中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察看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头面、五官、四肢、二阴、皮肤以及排出物等,以发现异常表现,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诊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鸣等声音,以及运用嗅觉嗅病人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问诊”是询问病人有关疾病的情况,病人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患者的各种病态感觉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察方法。“切诊”是医生用手触按病人的动脉脉搏和触按病人的肌肤、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测知脉象变化及有关异常征象,从而了解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

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和病史。“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到的痛苦或不适,如头痛、耳鸣、胸闷、腹胀等;“体征”是指客观能检测出来的异常征象,如面色白、喉中哮鸣、大便腥臭、舌苔黄、脉浮数等。而症状和体征又可统称症状,或简称“症”,古代还有将其称为病状、病形、病候者。

症状虽然只是疾病所反映的现象,但它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因而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养生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峰论坛上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中,领略养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以及无限极健康理念深厚的文化渊源。

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1,未病先防、未老先养

2,天人相应、形神兼具

3,调整阴阳、补偏救弊

4,动静有常、和谐适度

养生法则

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结语:我国文化有着5000年的历史,所以中医文化也是十分悠久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认可我们国家的传统中医,所以大家在平时做身体检查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中医检查,早日检查疾病,早日治疗。

文档

通过中医观察耳朵诊断身体疾病的秘密

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古代人民通过实践与疾病搏斗得来的惊艳和理论知识。大家都知道中医问诊的传统四字“望闻问切”也就是说,中医只需要通过观察耳朵,就知道你身体哪个地方出了毛病,有没有这么神奇,一起去看看吧。通过中医观察耳朵诊断身体疾病的秘密。就耳朵整体来看,正常人的耳朵应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如果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反应机体肾精不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