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出血是很多人不陌生的,出血是很多人常有的事情,不小心摔倒,腿部和手部都是很容易出血。那么,皮下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皮下出血点是艾滋病吗?皮下出血点怎么办?下面就具体的来了解一下吧。
皮下出血点是艾滋病吗
不一定是艾滋病的症状。最大的可能,最常见的原因还是其他疾病,毕竟艾滋病的发病率不高,而且主要不是这个症状。 你这个注意是否是血小板减少啊。是否是艾滋病最好应该检查确定。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其中血液传播一般指的是输血状况。
皮下出血点什么原因
血管因素
血管壁先天或后天性缺陷引起的皮肤和黏膜出血。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由于血管局部脆性增加,因而常在同一部位反复出血;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上,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导致紫癜或出血;老年人由于组织疏松,血管壁脆性增加,容易发生老年性紫癜。
血小板因素
血小板在止血中起着重要而复杂的作用。当血小板数量或质量异常时,常易导致皮肤、黏膜出血,严重时可有内脏出血,如消化道、泌尿道、呼吸道、子宫甚至脑出血。
凝血与抗凝血因素
血液中缺少凝血因子或抗凝血因子过多,也可引起皮肤大片瘀斑,但一般以深部血肿或关节出血常见。
皮下出血常发生,常提示有出血性疾病,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查明原因,用于治疗的原因。
皮下出血的发病原因分析
(一)老年性紫癜
多发生于60岁以上较消瘦的老人,紫癜常见于面、颈、手背、前臂和小腿等部位,常由红到紫红色的瘀斑组成,持续数周,吸收缓慢,最后留下棕色的色素沉着斑,没有自觉症状。一般认为是因皮肤退行性变、皮肤组织疏松对血管的保护作用减弱,以及血管硬化所致。
(二)血管性血友病
表现为皮下出血、血尿、鼻出血、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等,有出血性疾病家族史。实验室检查:出血时间延长,阿司匹林耐量试验多呈阳性。
(三)感染性疾病
通常的情况下,会出现发热、苍白、心悸、休克伴皮下出血,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培养可见致病菌。皮下出血是由于毒素或脓毒栓子的形成,导致毛细血管壁损害所致。
(四)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表现为双下肢、臀部对称性分布的、分批出现的大小不等的丘疹样瘀点。可伴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腹痛、关节痛、血尿等,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束臂试验(又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五)血小板功能异常
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鼻出血、血尿、月经过多等,外伤和手术后较长时间出血不止,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块退缩时间延长,血小板黏附试验、血小板第三因子测定异常。
(六)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者表现为出血、贫血、感染。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症状重,除了皮肤黏膜出血外,还可引起内脏出血、颅内出血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贫血为首发症状,出血症状轻,多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血常规检查可见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检查显示:多部位骨髓增生不良,粒系、红系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很难找到或阙如可以确定诊断。
(七)白血病
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出血不仅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而且可能出现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多,可见幼稚的或原始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骨髓象检查对本病具有确诊意义。
(八)其他
如维生素C缺乏症,服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砷剂,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服用咪唑类药物(如甲巯咪唑)等也可引起皮下出血。
皮下出血的食疗方法
方1:花生衣煎子
组成:花生衣50克,红枣50克。
用法:上二味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补血,凉血,止血。
主治:过敏性紫癜,属血热妄行型,皮肤出现青紫瘀点或斑块,发热,口渴欲饮,舌红有瘀斑、苔黄,脉象弦数。
方2:马兰蛋卵
组成:马兰头全草60克,青壳鸭蛋2个。
用法:上二味同煮,将蛋煮熟后去壳,再煮蛋至黑色即可。吃蛋饮汤,每日1剂,空腹食。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过敏性紫癜,属血热妄行型,皮肤出现紫斑,伴发热,口渴,便秘,舌质红、苔黄。
结语:通过上文的阅读我们了解到,皮下出血点不一定是艾滋病的症状。最大的可能,最常见的原因还是其他疾病,毕竟艾滋病的发病率不高,而且主要不是这个症状,以上推荐了一些治疗皮下出血的食疗方,感兴趣可以试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