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炎是常见的疾病,食管炎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食管上面的炎症,食管炎对食管有较大的伤害,那么请问食管炎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食管炎的症状是什么?治疗食管炎的偏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解。
食管炎最佳治疗方法
1.去除病因给予柔软流质食物,禁喂粗、硬、干、粉等刺激性食物。
2.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性: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性可服用药物如:甲氰咪呱、雷尼替丁,能抑制、减少胃酸分泌。也可用洛赛克20mg每晚一次。另可用氢氧化铝凝胶10ml,每日3次口服,能减少胃酸的刺激。
3.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功能:餐前15~30分钟服用治疗药物,可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压力,加速胃的排空,减少反流。也可用(Cespside)这种新胃肠动力药。
4.多吃清淡的食物,可以减少反流的机会,而对胃粘膜有明显刺激的食物,可能增加胃液的分泌,引起胃内的胃酸等主要反流物得明显增加。因而,应避免吃一些含有刺激性的食物,或者是少食用延缓胃排空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柔软、易消化的食物。
5.睡前最好不要进食,晚餐与入睡的间隔应拉长,超过3小时。餐后应处于直立位或散散步,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反流易通常在夜间发生的比较多,所以应将床头抬高使床头至床尾有一个斜形坡度,这样即使反流也能较快消除。
6.一般护理: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患者家属应帮助病人了解此病,使病人在平时生活中注意饮食及生活习惯。以减少复发,减轻症状。
7.有时需要做一些实验室检查,这些检查都有严格的要求,如食道PH值测定,检查前48小时要停用所有的药物,当天要进食试验餐等。患者家属除了自己要了解所有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外,也应使病人了解检查的意义及要求,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食管炎的症状
早期症状
主要是以吞咽疼痛、困难、心口灼热及胸骨后疼痛居多;感到“烧心”,或“心口疼“,喝热水或吃刺激性食物时胸骨后痛感明显,都是食道炎的症状。还有吞咽食物感到发噎,是由于食道水肿,食道内变窄或食道壁因炎症刺激而发生痉挛性收缩所致。
晚期症状
可引起食道痉挛及食道狭窄。食道炎之出血较轻微,会恶化以至于发生食道粘膜溃疡,还会呕血或便血。
治疗食管炎的偏方
偏方一:六郁汤
(组成)取出三克的陈皮、半夏、苍术、川芎,然后把陈皮去白,半夏汤泡10次,赤茯苓、栀子(炒)各fl克,香附6克,甘草(炙)、砂仁(研细)各1.5克。
(用法)上药细切,加生姜3片,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
(功效)行气活血,消积和胃。
(主治)气、湿、热、痰、血、食郁滞中焦。
(加减)气郁者,加乌药、木香、槟榔、紫苏、干姜、倍香附、砂仁;湿郁者,加白术、倍苍术;热郁者,加黄连、倍栀子;痰郁者,加南星、枳壳、皂角;血郁者,加桃仁、红花、牡丹皮;食郁者,加山楂、神曲、麦芽。
偏方二:半夏厚朴汤
(别名)厚朴汤(《圣济总录》)、大七气汤(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四七汤、厚朴半夏汤(《易简方》)、七气汤(《仁斋直指方论》)。
(组成)半夏、茯苓各12克,厚朴、生姜各9克,苏叶6克。
(用法)上药用水700毫升,煎取400毫升,分4次,日3次,夜1次,温服。
(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咽中似有异物,吐之不出,吞之不下,胸脘痞闷,呕恶食少,精神忧郁,烦躁易怒,苔白腻,脉弦滑。
(加减)本方原为梅核气而立,用治食管炎之痰郁患者,可选加清热药物,如黄连、山栀等,解郁类药物,如柴胡、郁金等,化痰类药物,如陈皮、胆南星等。
偏方三:参香散
(组成)人参、官桂、甘草各9克,半夏、桔梗、枳实、陈皮、桑白皮、青皮、麦门冬、大腹皮各15克,紫苏子、香附子、茯苓各18克,木香12克。
(用法)上药为散。每次24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克,大枣5枚,灯心20根,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功效}温中健脾,行气燥湿。
(主治)脾虚作胀,痞气。
偏方四:枳术二陈汤
(组成)枳实(炒)15克,白术(炒)、半夏(制)、茯苓、陈皮各3克,甘草(炙)2克。
(用法)上药用水220毫升,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
(功效)燥湿除饮,行气和胃。
(主治)脾胃痰饮,胸膈不利。
结语:食管炎指食管黏膜组织由于受到刺激或损伤,食管黏膜发生水肿和充血而引发的炎症,食管炎要及时治疗,上文详细的讲诉了食管炎最佳治疗方法,食管炎的症状以及治疗食管炎的偏方,希望大家能够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