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些人在做尿常规检查是发现自己有尿糖阳性的症状,但过些时候这些症状就消失了。很多人就发问了,这是假性糖尿病吗?假性糖尿病的症状是什么呢?糖尿与假性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假性糖尿病
假性糖尿病是指那些出现了一些糖尿病的症状,而实际上这种病却不属于糖尿病的范畴。 糖尿病治疗专家指出,糖尿病人检测血糖都会使用尿检的手段,但尿检有时却会有一定的欺骗性。
正常人每天从尿中排出的葡萄糖为32~93毫克,一般葡萄糖常规定性试验不起反应。当尿中每天排出的葡萄糖超过150毫克时,尿糖呈阳性反应,称为糖尿。
通常检测尿糖的硫酸铜试验是利用糖的还原性来显色。硫酸铜还原为一氧化铜时有黄、橘黄或砖红色沉淀。但尿中不少物质具有还原性,如尿酸、葡萄糖醛酸等,或随尿排泄的药物如异烟肼、青霉素、强心甙、噻嗪类利尿剂等,当这些物质在尿中浓度升高时,常可使尿糖定性试验出现假阳性反应,就是假性糖尿。
出现糖尿病的主要症状
肢端肥大症
因生长激素分泌过盛引起糖代谢紊乱所致。鉴别要点是:1.本症糖尿病症状多在肢端肥大症状之后出现;2.血糖和尿糖不易被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3.某些患者的糖尿病症状可自行消失,此多半由于垂体前叶有退行性病变所致。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此症能加速肠壁的血流,使食物中糖的吸收增加,故餐后血糖明显增高并出现尿糖,糖耐量试验也可异常,但并非真性糖尿病。
嗜铬细胞瘤
患此瘤时,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大量分泌,致使磷酸化酶活性加强,促使肝糖原降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另外,肾上腺素还可兴奋大脑,能使垂体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这也是造成血糖、尿糖高的另一原因。此瘤可致血压忽高忽低,波动很大,故临床上发现阵发性高血压兼有糖尿病,应考虑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
柯兴氏综合征
又称皮质醇增多症。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糖原异生旺盛,抑制己糖磷酸激酶和对抗胰岛素,故患本病时可出现糖尿病。采用葡萄糖-胰岛素耐量试验,可区别真假糖尿病。
肾上腺皮质激素性糖尿病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某种疾病过程中,可引起糖尿病。其临床特点是:1.无真糖尿病常见的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症状;2.血糖高和尿糖阳性出现于餐后,空腹时则正常;3.糖耐量试验大多正常;4.糖尿病为可逆性,停用激素后血糖、尿糖可恢复正常。
胰岛α细胞瘤
胰岛α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后者能迅速动员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作用比肾上腺皮质激素更强。患此瘤时,胰高血糖素大量分泌,故可出现糖尿病。有时可在腹部触及包块(瘤体);常有发作性上腹痛;血清中可测出胰高血糖素物质增多;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发现瘤体。
糖尿与假性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呢
正常情况下,正常人每天从尿中排出的葡萄糖为32~93毫克,一般葡萄糖常规定性试验不起反应。当尿中每天排出的葡萄糖超过150毫克时,尿糖会呈阳性反应,这称为糖尿。
一般检测尿糖的硫酸铜试验是利用糖的还原性来显色。硫酸铜还原为一氧化铜时,有黄、橘黄或砖红色沉淀。但尿中有不少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尿酸、葡萄糖醛酸等,或随尿排泄的药物。当这些物质在尿中浓度升高时,会使尿糖定性试验出现假阳性反应,这便是假性糖尿。
糖尿病的危害
1、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不进行治疗的话,对心脑血管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这是糖尿病的危害。
2、对肾脏的危害
由于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肾病发生和发展。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发生肾功能衰竭,是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这也是糖尿病的危害。
3、糖尿病的危害都有
对周围血管的危害 主要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
4、对神经的危害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最常见,这是糖尿病的危害之一。
怎样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1、食用坚果
准确地说,是食用杏仁、核桃和其他树生坚果。研究表明经常食用树生坚果与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即使是食用花生(归类为豆科植物,而非坚果)也会起到有益作用。然而,经常食用并不意味着大量食用;每天吃一小把就可以了,以避免热量堆积。
2、喝咖啡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近期研究表明:与没有改变咖啡饮用习惯的人相比,在四年内每天增加一杯以上咖啡饮用量的人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11%。
3、不酗酒
一项新研究表明酗酒(女性在两个小时内喝下四份酒精饮料,男性喝下五份)会增加人们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为酗酒会扰乱胰岛素的功能。
4、进餐后散步
每天静坐6-8小时的人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为19%。即使是在餐后半个小时散步15分钟,也能让餐后血糖水平在至少三个小时内下降。发表在《欧洲疾病研究》协会期刊上的另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餐前进行一段时间短暂但较为剧烈的运动对于控制血糖比一天内进行长时间的运动更为有效。
结语:假性糖尿病是指那些出现了一些糖尿病的症状,而实际上这种病却不属于糖尿病的范畴。糖尿病治疗专家指出,糖尿病人检测血糖都会使用尿检的手段,但尿检有时却会有一定的欺骗性。如果出现糖尿病以上有介绍一些预防的方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