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的法语是:Faxian。
法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法显详细内容】
⒈ 东晋旅行家,高僧。本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临汾县境)人。为求佛法,于公元399年西行取经,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西域,前后十五年游历天竺、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耶婆提国(今印尼爪哇)。然后经南海、东海回国,于412年到青州牢山(今青岛崂山)登陆。是中国经陆路到达印度并由海上回国而留下记载的第一人。所著《佛国记》(又称《法显传》)是研究南亚各国古代史地的重要资料。⒈东晋旅行家,高僧。本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临汾县境)人。为求佛法,于公元399年西行取经,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西域,前后十五年游历天竺、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耶婆提国(今印尼爪哇)。然后经南海、东海回国,于412年到青州牢山(今青岛崂山)登陆。是中国经陆路到达印度并由海上回国而留下记载的第一人。所著《佛国记》(又称《法显传》)是研究南亚各国古代史地的重要资料。
二、网友释义
法显,后秦、东晋高僧,平阳郡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佛教革新人物,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399年,法显从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戒律,游历30余国,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于义熙九年归国。法显、玄奘将佛教文化引入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很大影响。南沙群岛有法显暗沙以示纪念。
三、辞典修订版
人名。(公元399~416)东晋高僧。平阳郡武阳(今山西省襄丘县)人。俗姓龚,三岁为沙弥,二十岁受比丘戒。因感于当时律典的缺乏。乃于晋安帝隆安三年前往印度求法。至义熙八年才返国,前后共历十五年,携回了《摩诃僧祗众律》、《十诵律》、《杂阿毗昙心》、《大般泥洹经》、《弥沙塞律》、《长阿含经》、《杂阿含经》等,都是当时中土所无的大小乘的基本要籍。并和佛驮跋陀罗共译出《摩诃僧祗律》、《僧祗比丘戒本》、《大般泥洹经》等,此外法显还将他西行求法的经历写成《历游天竺记传》,保存许多宝贵的西域古代史地资料,极为各新历史学者和考古学者所重视。
四、其他释义
法显(约337-约422):东晋旅行家,高僧。本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临汾县境)人。为求佛法,于公元399年西行取经,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西域,前后十五年游历天竺、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耶婆提国(今印尼爪哇)。然后经南海、东海回国,于412年到青州牢山(今青岛崂山)登陆。是中国经陆路到达印度并由海上回国而留下记载的第一人。所著《佛国记》(又称《法显传》)是研究南亚各国古代史地的重要资料。
五、关于法显的成语
执法犯法 知法犯法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显爵 各显其能
六、关于法显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