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之乱的相关词语是:黄巢之乱、黄巾之乱、黄巢。
黄巢之乱的拼音是:huáng cháo zhī luàn。网友释义是:黄巢,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黄巢,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走遍今天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广大地区,动摇了唐朝的统治。但由于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后方,缺乏经济上的保障和群众基础,故而很难持久下去,使军最后失败。辞典修订版是:唐懿宗以来,因皇室奢侈过度,赋税沈重,加上连年发生水、旱灾,遂致民不聊生,盗匪群起。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王仙芝率盗匪起事,翌年黄巢起兵响应,乾符五年王仙芝败死于湖北,黄巢被推举为冲天大将军,率众攻掠江、浙、闽、粤等地,广明元年(公元880)陷洛阳、长安,僖宗逃奔成都,巢自号为帝,国号大齐。唐以官爵笼络李克用相援,大败黄巢,巢自刎身亡,为害十年的黄巢之乱始告结束,史称为「黄巢之乱」。
黄巢之乱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友释义 【点此查看黄巢之乱详细内容】
黄巢,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黄巢,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走遍今天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广大地区,动摇了唐朝的统治。但由于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后方,缺乏经济上的保障和群众基础,故而很难持久下去,使军最后失败。
二、辞典修订版
唐懿宗以来,因皇室奢侈过度,赋税沈重,加上连年发生水、旱灾,遂致民不聊生,盗匪群起。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王仙芝率盗匪起事,翌年黄巢起兵响应,乾符五年王仙芝败死于湖北,黄巢被推举为冲天大将军,率众攻掠江、浙、闽、粤等地,广明元年(公元880)陷洛阳、长安,僖宗逃奔成都,巢自号为帝,国号大齐。唐以官爵笼络李克用相援,大败黄巢,巢自刎身亡,为害十年的黄巢之乱始告结束,史称为「黄巢之乱」。
三、关于黄巢之乱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