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微念什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6 15:06:36
通微念什么
1、通微的拼音是:tōng wēi。2、注音是:ㄊㄨㄥㄨㄟ。3、结构是:通(半包围结构)微(左中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1.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通微[tōngwēi]⒈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5、基础解释是: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6、引证解释是:⒈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引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色平而畼者,谓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宋苏轼《杜处士传》:“吾能通微,预知子高良,故谩矜子,以短而欲乱子言。”明张居正《赠毕石庵宰朝邑叙》:“夫志成于惧,而荒于怠,惧则思,思则通微。”。7、网络解释是:通微(词语解释)通微,是一个词语,拼音为tōngwēi,出自《人物志·九徵》。8、网友释义是:通微,是一个词语,拼音为tōngwēi,出自《人物志·九徵》。9、其他释义是:1.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
导读1、通微的拼音是:tōng wēi。2、注音是:ㄊㄨㄥㄨㄟ。3、结构是:通(半包围结构)微(左中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1.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通微[tōngwēi]⒈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5、基础解释是: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6、引证解释是:⒈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引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色平而畼者,谓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宋苏轼《杜处士传》:“吾能通微,预知子高良,故谩矜子,以短而欲乱子言。”明张居正《赠毕石庵宰朝邑叙》:“夫志成于惧,而荒于怠,惧则思,思则通微。”。7、网络解释是:通微(词语解释)通微,是一个词语,拼音为tōngwēi,出自《人物志·九徵》。8、网友释义是:通微,是一个词语,拼音为tōngwēi,出自《人物志·九徵》。9、其他释义是:1.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

通微的拼音是:tōng wēi。
通微的注音是:ㄊㄨㄥㄨㄟ。结构是:通(半包围结构)微(左中右结构)。词语解释是:1.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通微[tōngwēi]⒈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基础解释是: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引证解释是:⒈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引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色平而畼者,谓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宋苏轼《杜处士传》:“吾能通微,预知子高良,故谩矜子,以短而欲乱子言。”明张居正《赠毕石庵宰朝邑叙》:“夫志成于惧,而荒于怠,惧则思,思则通微。”。7、网络解释是:通微(词语解释)通微,是一个词语,拼音为tōngwēi,出自《人物志·九徵》。8、网友释义是:通微,是一个词语,拼音为tōngwēi,出自《人物志·九徵》。9、其他释义是:1.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
通微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通微详细内容】
通微(词语解释)通微,是一个词语,拼音为tōngwēi,出自《人物志·九徵》。
二、网友释义
通微,是一个词语,拼音为tōngwēi,出自《人物志·九徵》。
三、汉语大词典
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色平而畼者,谓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宋苏轼《杜处士传》:“吾能通微,预知子高良,故谩矜子,以短而欲乱子言。”明张居正《赠毕石庵宰朝邑叙》:“夫志成于惧,而荒于怠,惧则思,思则通微。”
四、其他释义
1.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
五、关于通微的词语
密微微 笑微微 微微 微乎其微 颤颤微微 微微了了
六、关于通微的诗词
<<《忆癸酉春·先生异数自通微》>> <<《题吴通微主人》>> <<《春斋夜雨忆郭通微》>> <<《吴通微临兰亭叙帖赞》>> <<《和陕州参军李通微首夏书怀,呈同寮张裳段群》>> <<《和陕州参军李通微首夏书怀呈同寮张裳段群二先辈》>>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通微的详细信息
通微念什么
1、通微的拼音是:tōng wēi。2、注音是:ㄊㄨㄥㄨㄟ。3、结构是:通(半包围结构)微(左中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1.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通微[tōngwēi]⒈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5、基础解释是: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6、引证解释是:⒈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引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色平而畼者,谓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宋苏轼《杜处士传》:“吾能通微,预知子高良,故谩矜子,以短而欲乱子言。”明张居正《赠毕石庵宰朝邑叙》:“夫志成于惧,而荒于怠,惧则思,思则通微。”。7、网络解释是:通微(词语解释)通微,是一个词语,拼音为tōngwēi,出自《人物志·九徵》。8、网友释义是:通微,是一个词语,拼音为tōngwēi,出自《人物志·九徵》。9、其他释义是:1.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