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屋的解释是:1.王者所居之屋。2.山名。在山西省阳城﹑垣曲两县之间。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3.相传黄帝曾访道于王屋山,故以泛指修道之山。王屋[wángwū]⒈王者所居之屋。⒉山名。在山西省阳城、垣曲两县之间。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⒊相传黄帝曾访道于王屋山,故以泛指修道之山。
王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王屋详细内容】
⒈王者所居之屋。引《史记·周本纪》:“﹝武王﹞既渡,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裴駰集解引马融曰:“王屋,王所居屋。”⒉山名。在山西省阳城、垣曲两县之间。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引《书·禹贡》:“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唐卢照邻《郑太子碑铭》:“左右原野,表里山河。析城、王屋,汾川帝歌。”清孔广森《转连珠》之二:“然而太形王屋,愚公之山或移。”⒊相传黄帝曾访道于王屋山,故以泛指修道之山。引唐王维《送张道士归山》诗:“先生何处去?王屋访茅君。”清宋琬《祭沉少参岫阳》诗:“言将归王屋,终老营菟裘。”
二、网络解释
王屋(人物)王屋(1907-1947),福建省安溪县参内乡镇东村人。1946年参加,时任安溪县游击队队员,参加了安永德漳(安溪、永春、德化、漳平)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击军“清剿”的斗争。1947年3月在镇抚乡执行任务时被围捕,押至镇抚许思垵仑后被敌杀害,英勇牺牲。
三、汉语大词典
(1).王者所居之屋。《史记·周本纪》:“﹝武王﹞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裴骃集解引马融曰:“王屋,王所居屋。”(2).山名。在山西省阳城、垣曲两县之间。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书·禹贡》:“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唐卢照邻《郑太子碑铭》:“左右原野,表里山河。析城、王屋,汾川帝歌。”清孔广森《转连珠》之二:“然而太形王屋,愚公之山或移。”(3).相传黄帝曾访道于王屋山,故以泛指修道之山。唐王维《送张道士归山》诗:“先生何处去?王屋访茅君。”清宋琬《祭沉少参岫阳》诗:“言将归王屋,终老营菟裘。”
四、其他释义
1.王者所居之屋。2.山名。在山西省阳城﹑垣曲两县之间。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3.相传黄帝曾访道于王屋山,故以泛指修道之山。
五、关于王屋的造句
1、寨子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几堆大篝火点在了拓跋大王屋前的一个小坪坝上。
2、济源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有小浪底大坝、王屋山、五龙口等景点。
3、百谷山与太行、王屋皆连,风洞泉谷,崖壑幽邃,最称佳境,昔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于此,因名山建庙。
4、王屋山东南五百里,有一片黄河泛滥积淤而成的荒原,长八百里,宽两百余里,杂草丛生,了无人烟。
5、其实,在距“反字岩”不远处,还有一神秘的地方——遗存的“彝王屋基”,当地百姓相传,屋基里有彝王当年埋藏的财宝。
6、太行,王屋二山的北面,住了一个九十岁的老翁,名叫愚公。
六、关于王屋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