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事的网络解释是:三事【释义】:周代之官。指常伯、常任、准人,常伯又称为“牧”,是掌管地方民事之官。常任又称“任人”,掌管选择人员以充任官吏。准人又作“准夫”,掌管司法之官。一说三事指司徒、司马、司空。
三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三事详细内容】
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正德﹑利用﹑厚生。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倡德﹑和乱﹑终齐。三种官职。指三公。三件。三事[sānshì]⒈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正德、利用、厚生。⒉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倡德、和乱、终齐。⒊三种官职。⒋指三公。⒌三件。
二、国语辞典
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三事[sānshì]⒈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引《诗经·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唐·孔颖达·正义:「三事大夫唯三公耳。」⒉三件事情:(1)?春、夏、秋三季农事。唐·孔颖达·正义:「故知三事谓三农之事。」(2)?正德、利用、厚生。引《诗经·大雅·常武》:「不留不处,三事就绪。」《书经·大禹谟》唐·孔颖达·正义:「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当谐和之。」唐·韩愈〈请上尊号表〉:「由是五谷岁登,百瑞时见,六府三事,惟序惟歌。」(3)?事父、事师、事君。见《国语·晋语一》。(4)?天、地、人之事。《国语·楚语下》:「王曰:『三事者何也?』对曰:『天事武,地事文,民事忠信。』」
三、辞典修订版
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诗经.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唐.孔颖达.正义:「三事大夫唯三公耳。」三件事情:(1)春、夏、秋三季农事。《诗经.大雅.常武》:「不留不处,三事就绪。」唐.孔颖达.正义:「故知三事谓三农之事。」(2)正德、利用、厚生。《书经.大禹谟》唐.孔颖达.正义:「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当谐和之。」唐.韩愈〈请上尊号表〉:「由是五谷岁登,百瑞时见,六府三事,惟序惟歌。」(3)事父、事师、事君。见《国语.晋语一》。(4)天、地、人之事。《国语.楚语下》:「王曰:『三事者何也?』对曰:『天事武,地事文,民事忠信。』」
四、其他释义
1.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正德﹑利用﹑厚生。2.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倡德﹑和乱﹑终齐。3.三种官职。4.指三公。5.三件。
五、关于三事的词语
不事事 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师 事事无成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六、关于三事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