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事堂的汉语大词典是: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上:“太祖登正阳门,望城中诸军未有归者,乃脱甲诣政事堂。”。
政事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政事堂详细内容】
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二、基础解释
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三、网友释义
政事堂,拼音:zhèngshìtáng,释义: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为行政机构,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
四、其他释义
1.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五、关于政事堂的造句
1、这时艾美隆站起身来辩护,简单出示证据证明政事堂的毁坏是猎兵团的排射和空中战舰炮击的结果。
2、不久吕端升任宰相,“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值印,同升政事堂”。
3、另外还建立政事堂议事制度、监察制度、考绩制度,这些都强化了机制,深刻影响到唐朝与后世的政治制度。
4、不久吕端升任宰相,“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值印,同升政事堂”。(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政事堂造句)
5、另外还建立政事堂议事制度、监察制度、考绩制度,这些都强化了机制,深刻影响到唐朝与后世的政治制度。(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353876/)
6、不久吕端升任宰相,“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值印,同升政事堂”。(www。chazidian。com/zj-353876/政事堂造句)
六、关于政事堂的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