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国论相关的词语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6 18:39:09
仇国论相关的词语
1、仇国论的相关词语是:仇国论、仇仇、仇仇。2、拼音是:chóu guó lùn。3、词语解释是:书名。蜀、谯周撰。论军旅之利害者。《三国志·蜀书·谯周传》:「时军旅数出,百姓雕敝,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4、网友释义是:《仇国论》,三国时代蜀汉中散大夫谯周于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作。当时诸葛亮已经逝世23年了,姜维为了继承诸葛亮的遗志,连年发动对曹魏的北伐战争,以图恢复汉室。针对姜维的穷兵黩武,谯周写了这篇文章,同时这也被视为益州本土人士对蜀汉外来统治集团的反抗。这篇文章也遭到历代中国正统儒家学者的强烈批判,认为这是在为投降主义鸣锣开道,丧失了民族气节。
导读1、仇国论的相关词语是:仇国论、仇仇、仇仇。2、拼音是:chóu guó lùn。3、词语解释是:书名。蜀、谯周撰。论军旅之利害者。《三国志·蜀书·谯周传》:「时军旅数出,百姓雕敝,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4、网友释义是:《仇国论》,三国时代蜀汉中散大夫谯周于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作。当时诸葛亮已经逝世23年了,姜维为了继承诸葛亮的遗志,连年发动对曹魏的北伐战争,以图恢复汉室。针对姜维的穷兵黩武,谯周写了这篇文章,同时这也被视为益州本土人士对蜀汉外来统治集团的反抗。这篇文章也遭到历代中国正统儒家学者的强烈批判,认为这是在为投降主义鸣锣开道,丧失了民族气节。

仇国论的相关词语是:仇国论、仇仇、仇仇。
仇国论的拼音是:chóu guó lùn。词语解释是:书名。蜀、谯周撰。论军旅之利害者。《三国志·蜀书·谯周传》:「时军旅数出,百姓雕敝,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网友释义是:《仇国论》,三国时代蜀汉中散大夫谯周于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作。当时诸葛亮已经逝世23年了,姜维为了继承诸葛亮的遗志,连年发动对曹魏的北伐战争,以图恢复汉室。针对姜维的穷兵黩武,谯周写了这篇文章,同时这也被视为益州本土人士对蜀汉外来统治集团的反抗。这篇文章也遭到历代中国正统儒家学者的强烈批判,认为这是在为投降主义鸣锣开道,丧失了民族气节。
仇国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仇国论详细内容】
书名。蜀、谯周撰。论军旅之利害者。《三国志·蜀书·谯周传》:「时军旅数出,百姓雕敝,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
二、网友释义
《仇国论》,三国时代蜀汉中散大夫谯周于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作。当时诸葛亮已经逝世23年了,姜维为了继承诸葛亮的遗志,连年发动对曹魏的北伐战争,以图恢复汉室。针对姜维的穷兵黩武,谯周写了这篇文章,同时这也被视为益州本土人士对蜀汉外来统治集团的反抗。这篇文章也遭到历代中国正统儒家学者的强烈批判,认为这是在为投降主义鸣锣开道,丧失了民族气节。
三、关于仇国论的成语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国仇家恨 国恨家仇 论千论万 国已不国 国将不国
四、关于仇国论的诗句
世上捥疲仇国论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仇国论的详细信息
仇国论相关的词语
1、仇国论的相关词语是:仇国论、仇仇、仇仇。2、拼音是:chóu guó lùn。3、词语解释是:书名。蜀、谯周撰。论军旅之利害者。《三国志·蜀书·谯周传》:「时军旅数出,百姓雕敝,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4、网友释义是:《仇国论》,三国时代蜀汉中散大夫谯周于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作。当时诸葛亮已经逝世23年了,姜维为了继承诸葛亮的遗志,连年发动对曹魏的北伐战争,以图恢复汉室。针对姜维的穷兵黩武,谯周写了这篇文章,同时这也被视为益州本土人士对蜀汉外来统治集团的反抗。这篇文章也遭到历代中国正统儒家学者的强烈批判,认为这是在为投降主义鸣锣开道,丧失了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