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知识百科 - 正文

无主的汉语大词典 无主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6 18:10:16
文档

无主的汉语大词典 无主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

1、无主的汉语大词典是:(1).指国无君;军无将。《书·仲虺之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孔传:“民无君主,则恣情欲,必致祸乱。”《管子·权修》:“万乘之国,兵不可以无主。”《东观汉记·冯异传》:“更始败亡,天下无主。”唐杜牧《张保皋郑年传》:“大臣杀其王,国乱无主。”(2).指无主祭人。《仪礼·丧服》:“无主者,谓其无祭主者也。”《礼记·丧大记》:“丧有无后,无无主。”孔颖达疏:“若无主则相对宾有阙,故四邻里尹主之,是无得无主也。”(3).指宗庙无木主。《礼记·曾子问》:“曾子问曰:‘古者师行,必以迁庙主行乎?’孔子曰:‘天子巡守,以迁庙主行,载于齐车,言必有尊也。今也取七庙之主以行,则失之矣。当七庙、五庙无虚主。虚主者,唯天子崩,诸侯薨,与去其国,与祫祭于祖,为无主耳。’”参见“七庙”、“五庙”。(4).没有主人。《吕氏春秋·异用》:“周文王使人抇池,得死人之骸,吏以闻于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唐许棠《成纪书事》诗之一:“满野多成无主冢,防边半是异乡人。”《元史·许衡传》:“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此无主。’衡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5).谓不由己,无主张。唐聂夷中《送友人归江南》诗:“上国身无主,下第诚可悲。”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忧患恐惧,最怕有所;一有所,则我心无主。古来忠臣孝子、义士悌弟,只是能自作主张。”(6).指女尚无夫家。唐李翱《数奇篇》:“亲戚之丧在野者,数奇皆往葬之;姑姊妹之无主失时者,数奇皆取而嫁之。”。
推荐度:
导读1、无主的汉语大词典是:(1).指国无君;军无将。《书·仲虺之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孔传:“民无君主,则恣情欲,必致祸乱。”《管子·权修》:“万乘之国,兵不可以无主。”《东观汉记·冯异传》:“更始败亡,天下无主。”唐杜牧《张保皋郑年传》:“大臣杀其王,国乱无主。”(2).指无主祭人。《仪礼·丧服》:“无主者,谓其无祭主者也。”《礼记·丧大记》:“丧有无后,无无主。”孔颖达疏:“若无主则相对宾有阙,故四邻里尹主之,是无得无主也。”(3).指宗庙无木主。《礼记·曾子问》:“曾子问曰:‘古者师行,必以迁庙主行乎?’孔子曰:‘天子巡守,以迁庙主行,载于齐车,言必有尊也。今也取七庙之主以行,则失之矣。当七庙、五庙无虚主。虚主者,唯天子崩,诸侯薨,与去其国,与祫祭于祖,为无主耳。’”参见“七庙”、“五庙”。(4).没有主人。《吕氏春秋·异用》:“周文王使人抇池,得死人之骸,吏以闻于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唐许棠《成纪书事》诗之一:“满野多成无主冢,防边半是异乡人。”《元史·许衡传》:“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此无主。’衡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5).谓不由己,无主张。唐聂夷中《送友人归江南》诗:“上国身无主,下第诚可悲。”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忧患恐惧,最怕有所;一有所,则我心无主。古来忠臣孝子、义士悌弟,只是能自作主张。”(6).指女尚无夫家。唐李翱《数奇篇》:“亲戚之丧在野者,数奇皆往葬之;姑姊妹之无主失时者,数奇皆取而嫁之。”。


无主的汉语大词典是:(1).指国无君;军无将。《书·仲虺之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孔传:“民无君主,则恣情欲,必致祸乱。”《管子·权修》:“万乘之国,兵不可以无主。”《东观汉记·冯异传》:“更始败亡,天下无主。”唐杜牧《张保皋郑年传》:“大臣杀其王,国乱无主。”(2).指无主祭人。《仪礼·丧服》:“无主者,谓其无祭主者也。”《礼记·丧大记》:“丧有无后,无无主。”孔颖达疏:“若无主则相对宾有阙,故四邻里尹主之,是无得无主也。”(3).指宗庙无木主。《礼记·曾子问》:“曾子问曰:‘古者师行,必以迁庙主行乎?’孔子曰:‘天子巡守,以迁庙主行,载于齐车,言必有尊也。今也取七庙之主以行,则失之矣。当七庙、五庙无虚主。虚主者,唯天子崩,诸侯薨,与去其国,与祫祭于祖,为无主耳。’”参见“七庙”、“五庙”。(4).没有主人。《吕氏春秋·异用》:“周文王使人抇池,得死人之骸,吏以闻于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唐许棠《成纪书事》诗之一:“满野多成无主冢,防边半是异乡人。”《元史·许衡传》:“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此无主。’衡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5).谓不由己,无主张。唐聂夷中《送友人归江南》诗:“上国身无主,下第诚可悲。”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忧患恐惧,最怕有所;一有所,则我心无主。古来忠臣孝子、义士悌弟,只是能自作主张。”(6).指女尚无夫家。唐李翱《数奇篇》:“亲戚之丧在野者,数奇皆往葬之;姑姊妹之无主失时者,数奇皆取而嫁之。”。

无主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无主详细内容】

⒈指国无君;军无将。引《书·仲虺之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孔传:“民无君主,则恣情欲,必致祸乱。”《管子·权修》:“万乘之国,兵不可以无主。”《东观汉记·冯异传》:“更始败亡,天下无主。”唐杜牧《张保皋郑年传》:“大臣杀其王,国乱无主。”⒉指无主祭人。引《仪礼·丧服》:“无主者,谓其无祭主者也。”《礼记·丧大记》:“丧有无后,无无主。”孔颖达疏:“若无主则相对宾有闕,故四邻里尹主之,是无得无主也。”⒊指宗庙无木主。参见“七庙”、“五庙”。引《礼记·曾子问》:“曾子问曰:‘古者师行,必以迁庙主行乎?’孔子曰:‘天子巡守,以迁庙主行,载于齐车,言必有尊也。今也取七庙之主以行,则失之矣。当七庙、五庙无虚主。虚主者,唯天子崩,诸侯薨,与去其国,与祫祭於祖,为无主耳。’”⒋没有主人。《吕氏春秋·异用》:“周文王使人抇池,得死人之骸,吏以闻於文王。引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唐许棠《成纪书事》诗之一:“满野多成无主冢,防边半是异乡人。”《元史·许衡传》:“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此无主。’衡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⒌谓不由己,无主张。引唐聂夷中《送友人归江南》诗:“上国身无主,下第诚可悲。”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忧患恐惧,最怕有所;一有所,则我心无主。古来忠臣孝子、义士悌弟,只是能自作主张。”⒍指女尚无夫家。引唐李翱《数奇篇》:“亲戚之丧在野者,数奇皆往葬之;姑姊妹之无主失时者,数奇皆取而嫁之。”

二、网友释义

无主,读音wúzhǔ,汉语词语,意思是没有主人。

三、辞典修订版

没有君主、领导者。《书经.仲虺之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三国演义.第一零回》:「军士无主,望风奔逃。」没有主人。唐.许棠〈成纪书事〉诗二首之一:「满野多成无主塚,防边半是异乡人。 」

四、其他释义

1.指国无君;军无将。2.指无主祭人。3.指宗庙无木主。4.没有主人。5.谓不由己,无主张。6.指女尚无夫家。

五、关于无主的诗词

<<《无题·可惜花无主》>>  <<《田园·野水萍无主》>>  <<《淮村兵后·小桃无主自开花》>>  <<《菩萨蛮·海棠落尽春无主》>>  <<《贺新凉·海上春无主》>>  <<《漫述·文盟无主江湖冷》>>  

六、关于无主的诗句

炉香无主佛无灵  炉香无主佛无灵  无主无从入散沙  无主无宾心自适  毕竟无宾无主  欲质无衣债无主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无主的详细信息

文档

无主的汉语大词典 无主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

1、无主的汉语大词典是:(1).指国无君;军无将。《书·仲虺之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孔传:“民无君主,则恣情欲,必致祸乱。”《管子·权修》:“万乘之国,兵不可以无主。”《东观汉记·冯异传》:“更始败亡,天下无主。”唐杜牧《张保皋郑年传》:“大臣杀其王,国乱无主。”(2).指无主祭人。《仪礼·丧服》:“无主者,谓其无祭主者也。”《礼记·丧大记》:“丧有无后,无无主。”孔颖达疏:“若无主则相对宾有阙,故四邻里尹主之,是无得无主也。”(3).指宗庙无木主。《礼记·曾子问》:“曾子问曰:‘古者师行,必以迁庙主行乎?’孔子曰:‘天子巡守,以迁庙主行,载于齐车,言必有尊也。今也取七庙之主以行,则失之矣。当七庙、五庙无虚主。虚主者,唯天子崩,诸侯薨,与去其国,与祫祭于祖,为无主耳。’”参见“七庙”、“五庙”。(4).没有主人。《吕氏春秋·异用》:“周文王使人抇池,得死人之骸,吏以闻于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唐许棠《成纪书事》诗之一:“满野多成无主冢,防边半是异乡人。”《元史·许衡传》:“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此无主。’衡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5).谓不由己,无主张。唐聂夷中《送友人归江南》诗:“上国身无主,下第诚可悲。”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忧患恐惧,最怕有所;一有所,则我心无主。古来忠臣孝子、义士悌弟,只是能自作主张。”(6).指女尚无夫家。唐李翱《数奇篇》:“亲戚之丧在野者,数奇皆往葬之;姑姊妹之无主失时者,数奇皆取而嫁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