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膏药的英语是:plaster、patch、salve mull、sticking-plaster、dogskin plaster。
膏药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汉语大词典 【点此查看膏药详细内容】
中医外用药的一种。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炼成胶状物,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后汉书·方术传上·段翳》:“翳为合膏药,并以简书封于筒中。”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本师知病疮,遣某将少膏药来,可便傅之。”《水浒传》第一○二回:“王庆勉强摆到府衙前,与惯医跌打损伤,朝北开铺子卖膏药的钱老儿,买了两个膏药,贴在肋上。”茅盾《赛会》:“老六伯原先是‘外路人’,在这镇上的东岳庙前旷场上卖跌打损伤膏药,会几路花。”
二、国语辞典
⒈ 中医学上把药物浸于麻油内,适当时间后再于锅中煎熬、去渣至浓稠状。加入黄丹拌匀,离火后等药物凝固,而放置凉水中去火毒,即成膏药。使用时先加热使其软化,而铺于布或薄油纸上,再贴上患部。一般膏药依药方不同而有行气、活血或消肿定痛、护肉等作用。亦有将鲜药捣烂后,摊在纸上而成。旧称为「薄贴」。引:《红楼梦·第八〇回》:「我不信,一张膏药就治这些病,我且问你,倒有一种病,可也贴的好么?」膏药[gāoyào]⒈中医学上把药物浸于麻油内,适当时间后再于锅中煎熬、去渣至浓稠状。加入黄丹拌匀,离火后等药物凝固,而放置凉水中去火毒,即成膏药。使用时先加热使其软化,而铺于布或薄油纸上,再贴上患部。一般膏药依药方不同而有行气、活血或消肿定痛、护肉等作用。亦有将鲜药捣烂后,摊在纸上而成。旧称为「薄贴」。引《红楼梦·第八〇回》:「我不信,一张膏药就治这些病,我且问你,倒有一种病,可也贴的好么?」
三、辞典修订版
中医学上把药物浸于麻油内,适当时间后再于锅中煎熬、去渣至浓稠状。加入黄丹拌匀,离火后等药物凝固,而放置凉水中去火毒,即成膏药。使用时先加热使其软化,而铺于布或薄油纸上,再贴上患部。一般膏药依药方不同而有行气、活血或消肿定痛、护肉等作用。亦有将鲜药捣烂后,摊在纸上而成。《红楼梦.第八零回》:「我不信,一张膏药就治这些病,我且问你,倒有一种病,可也贴的好么?」旧称为「薄贴」。
四、辞典简编版
中医上的外敷药品。把药物浸于麻油内适当时间后,再放于锅中煎熬、去渣至浓稠状,加入黄丹拌匀,离火后待药物凝固,而放置凉水中去火毒,即成膏药。使用时先加热使其软化,而铺于布或薄油纸上,再贴上患部。 【造句】连续贴了几张膏药之后,他的酸痛已减轻不少。
五、关于膏药的词语
六、关于膏药的造句
1、顾顺章在小时候常年流落于街头,对在街头打拳使棒、演杂技耍把戏、卖膏药很好奇,常常为观看这些江湖中人的活动而留连忘返。
2、“江湖”这个词,最初并不是那些算命卜卦、卖大力丸、卖艺打把势、卖狗皮膏药之流的专用词。
3、实在不行,自己就不找工作了,和卫校花一样,去摆摊卖东西算了,自己有医术,就是卖狗皮膏药,应该也赚不少。
4、三年前在报纸上看到有个“百灵奇草神贴”的膏药专门针对这类疾病,就去买了十盒。
5、一名胖乎乎的日本兵军曹看见莫是非慌慌张张的从山上下来,便端着把带着膏药旗的三盖走过去大声问道。
6、两声,对面的鬼子队中一个鬼子军曹爆头,打着膏药旗的那个鬼子头上也爆出了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