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知识百科 - 正文

下情的国语辞典 下情的国语辞典是什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6 10:19:22
文档

下情的国语辞典 下情的国语辞典是什么

1、下情的国语辞典是:民情。下情[xiàqíng]⒈民情。引《管子·明法》:「夫国有四亡,令求不出谓之灭,出而道留谓之拥,下情求不上通谓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谓之侵。」《汉书·卷八·宣帝纪》:「而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⒉对尊者表白时,称自己的情况或心情的谦辞。引《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临表悚战,犹惧未允,不任下情云云。」《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传》:「而臣顿有二处住止,下情所窃未安。」英语feelingsofthemasses,mysituation(humblespeech)​。
推荐度:
导读1、下情的国语辞典是:民情。下情[xiàqíng]⒈民情。引《管子·明法》:「夫国有四亡,令求不出谓之灭,出而道留谓之拥,下情求不上通谓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谓之侵。」《汉书·卷八·宣帝纪》:「而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⒉对尊者表白时,称自己的情况或心情的谦辞。引《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临表悚战,犹惧未允,不任下情云云。」《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传》:「而臣顿有二处住止,下情所窃未安。」英语feelingsofthemasses,mysituation(humblespeech)​。


下情的国语辞典是:民情。下情[xiàqíng]⒈民情。引《管子·明法》:「夫国有四亡,令求不出谓之灭,出而道留谓之拥,下情求不上通谓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谓之侵。」《汉书·卷八·宣帝纪》:「而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⒉对尊者表白时,称自己的情况或心情的谦辞。引《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临表悚战,犹惧未允,不任下情云云。」《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传》:「而臣顿有二处住止,下情所窃未安。」英语feelingsofthemasses,mysituation(humblespeech)?。

下情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综合释义    【点此查看下情详细内容】

指下级或群众的情况或心意。《管子·明法》:“臣有擅主者,则主令不得行,而下情不上通。”汉班固《两都赋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諭。”唐刘禹锡《上淮南李相公启》:“古之所以导下情而通比兴者,必文其言以表之。”明刘基《唱和集序》:“先王採而陈之,以观民风,达下情。”《<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担负指导工作,这是异常危险的现象。”谦词。指自己的心情或情况。《晋书·陆纳传》:“纳后伺温(桓温)闲,谓温曰:‘外有微礼,方守远郡,欲与公一醉,以展下情。’”唐韩愈《答魏博田仆射书》:“比所与杨书,盖缘久闕附状,求因间粗述下情。”宋王安石《谢孙龙图启》:“瞻望门阑,下情无任。”屈服顺从;迎合奉承。唐王勃《春思赋》:“未尝下情於公侯,屈色於流俗。”明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到官府百般下情,下乡村十分豪兴。”犹言歉意,不是。元施惠《幽闺记·彼此亲依》:“眼见错,十分定。无事可奈,只得陪些下情。”

二、辞典简编版

下级或群众的情况、心意。 【造句】下情若无管道可上达,人心迟早会背离。对他人有所表白时,谦称自己的情况或心情。 【造句】关于这件事,请容禀下情。

三、其他解释

1.谓民情也。《汉书·宣帝纪》:「令羣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汉、班固〈两都赋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

四、其他释义

1.指下级或群众的情况或心意。2.谦词。指自己的心情或情况。

五、关于下情的成语

善体下情  上情下达  手下留情  下情上达  下情上通  笔下留情  

六、关于下情的英语

conditions at the lower levels  feelings or wishes of the masses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下情的详细信息

文档

下情的国语辞典 下情的国语辞典是什么

1、下情的国语辞典是:民情。下情[xiàqíng]⒈民情。引《管子·明法》:「夫国有四亡,令求不出谓之灭,出而道留谓之拥,下情求不上通谓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谓之侵。」《汉书·卷八·宣帝纪》:「而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⒉对尊者表白时,称自己的情况或心情的谦辞。引《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临表悚战,犹惧未允,不任下情云云。」《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传》:「而臣顿有二处住止,下情所窃未安。」英语feelingsofthemasses,mysituation(humblespeech)​。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