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知识百科 - 正文

七贤的网络解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6 09:30:54
文档

七贤的网络解释

1、七贤的网络解释是:七贤七贤1.指小乘的七贤,又名七方便位,或七加行位,都是声闻乘人在见道以前的修行位,其位是五停心观、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前三是三贤位,後四是四善根。2.指大乘的七贤。仁王经天台疏上日:‘一初发心人,二有相行人,三无相行人,四方便行人,五习种性人,六性种性人,七道种性人,俱在地前调心顺道,名为七贤。’。
推荐度:
导读1、七贤的网络解释是:七贤七贤1.指小乘的七贤,又名七方便位,或七加行位,都是声闻乘人在见道以前的修行位,其位是五停心观、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前三是三贤位,後四是四善根。2.指大乘的七贤。仁王经天台疏上日:‘一初发心人,二有相行人,三无相行人,四方便行人,五习种性人,六性种性人,七道种性人,俱在地前调心顺道,名为七贤。’。


七贤的网络解释是:七贤七贤1.指小乘的七贤,又名七方便位,或七加行位,都是声闻乘人在见道以前的修行位,其位是五停心观、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前三是三贤位,後四是四善根。2.指大乘的七贤。仁王经天台疏上日:‘一初发心人,二有相行人,三无相行人,四方便行人,五习种性人,六性种性人,七道种性人,俱在地前调心顺道,名为七贤。’。

七贤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七贤详细内容】

1.指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个名士。2.指东汉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七人。3.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4.泛指七位贤人。七贤[qīxián]⒈指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个名士。⒉指东汉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七人。⒊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⒋泛指七位贤人。

二、引证解释

⒈指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个名士。引《晋书·嵇康传》:“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唐皇甫湜《醉赋》:“沉湎於酒,有晋之七贤。”元沉禧《南吕一枝花·七月六日为施以和寿作》套曲:“七贤林下客,九老会中儔。”⒉指东汉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七人。引《后汉书·袁闳传》:“黄巾起,秘从太守赵谦击之,军败,秘与功曹封观等七人以身扞刃,皆死於陈,谦以得免。詔秘等门閭号曰‘七贤’。”⒊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引《仁王经·序品》:“復有十亿七贤居士,德行具足。”吉藏疏:“七贤有二义。一依小乘者: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处;三、总相念处;四、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此等调心顺道,故名为贤。二依大乘:一初发心人;二名有相行人;三名无相行人;四名方便行;五名习种性;六性种性;七道种性。此七在地前调心顺道,名为七贤。”前蜀贯休《闻大愿和尚顺世》诗之三:“师禀尽名卿,孤峰老称情。若游三点外,争把七贤平。”⒋泛指七位贤人。引明孙仁孺《东郭记·与之大夫》:“进公家,不终朝七贤并拔,较吾兄应是没争差。”

三、汉语大词典

(1).指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个名士。《晋书·嵇康传》:“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唐皇甫湜《醉赋》:“沈湎于酒,有晋之七贤。”元沈禧《南吕一枝花·七月六日为施以和寿作》套曲:“七贤林下客,九老会中俦。”(2).指东汉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七人。《后汉书·袁闳传》:“黄巾起,秘从太守赵谦击之,军败,秘与功曹封观等七人以身捍刃,皆死于陈,谦以得免。诏秘等门闾号曰‘七贤’。”(3).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仁王经·序品》:“复有十亿七贤居士,德行具足。”吉藏疏:“七贤有二义。一依小乘者: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处;三、总相念处;四、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此等调心顺道,故名为贤。二依大乘:一初发心人;二名有相行人;三名无相行人;四名方便行;五名习种性;六性种性;七道种性。此七在地前调心顺道,名为七贤。”前蜀贯休《闻大愿和尚顺世》诗之三:“师禀尽名卿,孤峰老称情。若游三点外,争把七贤平。”(4).泛指七位贤人。明孙仁孺《东郭记·与之大夫》:“进公家,不终朝七贤并拔,较吾兄应是没争差。”

四、关于七贤的成语

贤贤易色  七七八八  七擒七纵  七纵七禽  七生七死  七纵七擒  

五、关于七贤的词语

贤贤易色  七贤人  七十二贤  竹林七贤  七贤  七贤过关图  

六、关于七贤的诗词

<<《采桑子·七贤度关,仿荆浩》>>  <<《题醉仙图·晋七贤欤》>>  <<《武林书事·竹林七贤六有子》>>  <<《钱舜举寒林七贤图》>>  <<《竹林七贤·西晋风流付竹林》>>  <<《灵澈上人何山寺七贤石诗》>>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七贤的详细信息

文档

七贤的网络解释

1、七贤的网络解释是:七贤七贤1.指小乘的七贤,又名七方便位,或七加行位,都是声闻乘人在见道以前的修行位,其位是五停心观、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前三是三贤位,後四是四善根。2.指大乘的七贤。仁王经天台疏上日:‘一初发心人,二有相行人,三无相行人,四方便行人,五习种性人,六性种性人,七道种性人,俱在地前调心顺道,名为七贤。’。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