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袍的辞典简编版是:本指共穿一件衣服。后引申为军人之间的互称。 【造句】数年的军旅生活,最让我怀念的就是同袍间深厚的情谊。
同袍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同袍详细内容】
同袍tóngpáo。(1)旧时在同个工作的人互称。参看“袍泽”。(2)挚友。同袍[tóngpáo]⒈旧时在同个工作的人互称。参看“袍泽”英fellowofficers;⒉挚友。例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秦风·天衣》万里别同袍。——许浑《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梅》英closefriend;
二、基础解释
1.袍,外衣。2.夫妻间的互称。3.泛称朋友、同年。
三、综合释义
语出《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后军人用以互称。明唐顺之《牌》:“纠我同袍,修我戈矛。”王闿运《振威将军武提督碑》:“追惟昔年同袍之义,有感今日鼓鼙之思。”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本社专为联络军界同袍,讲求武学起见,故定名为振武学社。”犹同衾。古用于夫妻间的互称。《文选·<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吕延济注:“同袍,谓夫妇也。”谓兄弟。《文选·曹植<朔风>诗》:“昔我同袍,今永乖别。”张铣注:“嗟我兄弟乖别同袍共佊之义。”明何景明《发京邑》诗之一:“出入承明地,四海皆同袍。”泛指朋友、同年、同僚、同学等。唐王昌龄《长歌行》:“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宋何薳《春渚纪闻·鸡人唱晓梦联诗》:“﹝郭周孚﹞继於余中榜,登甲科。初与同袍伏闕,以待唱第。”《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高知县旁观,未免同袍之情,甚不过意。”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歷歷在目。”
四、辞典修订版
袍,外衣。同袍,共穿一件衣服。语出《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后作为军人间的互称,如:「这位是我的同袍,我们的感情就像亲兄弟一般。」夫妻间的互称。《文选.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泛称朋友、同年。唐.许浑〈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诗:「逢秋正多感,万里别同袍。」《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高知县傍观,未免同袍之情,甚不过意。」
五、关于同袍的词语
同袍同泽 遗袍得袍 同袍 与子同袍 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六、关于同袍的造句
1、是怒向刀丛,让那怒发上冲冠?还是低下高昂的头颅,让那坚韧的乌发断落?我的同袍,相信你们已有断定。
2、年轻的校尉突然做出了一个非常坚决的决断,这跟风雨和燕南天的争霸无关,跟圣龙的兴衰荣辱更无关,有关的仅仅是为了不让那些曾经同袍同泽的战友的生命。
3、严密的战阵中,只要有一人心生退缩,从而怯阵,甚至临阵遁逃,势必会动摇众位同袍的意志力,继而彻底崩溃整体战斗力!雪崩的力量,那是无法抗拒的……
4、中国空军少校高志航和同袍驾着陈旧飞机,击毁了来犯飞机六架,自己一方则无有损伤。
5、“同袍同泽,仇满仇洋”,见者瞠目结舌。
6、第一夜相思最长自古诗赋落笔沧桑,人道是大好儿郎该将热血头颅付裂土封疆,寒甲怎温暖时光紫袍不堪与子同袍,想故人和月吹箫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