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气的解释是:指诗文的格调。指禀性﹐气质。指气血或气息。指体质。体气[tǐqì]⒈指诗文的格调。⒉指禀性,气质。⒊指气血或气息。⒋指体质。
体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综合释义 【点此查看体气详细内容】
指诗文的格调。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上》:“拟《郊祀》,须得其体气典奥处。”指禀性,气质。《三国志·吴志·王蕃传》:“蕃体气高亮,不能承颜顺指。”《世说新语·品藻》“元礼居八俊之上”刘孝标注引三国吴姚信《士纬》:“陈仲举体气高烈,有王臣之节。”《北史·元子华传》:“子思以手捋鬚,顾谓子华曰:‘君恶体气。’”指气血或气息。三国魏嵇康《养生论》:“爱憎不栖於性,忧喜不留於情,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体气甚急,状若将死。”指体质。《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二年》:“帝曰:‘朕得奉瞻山陵,体气自佳耳。’”清梁章鉅《归田琐记·松文清公》:“公身材仅中人,而体气壮实。”洪深《香稻米》第一幕:“黄妻:‘不过体气是各人的不同。像新娘子这样瘦弱,千万做不得笨重生活的。’”体气[tǐqì]人的品格。《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蕃传》:「蕃体气高亮,不能承颜顺指。」作者的精神本体及其所表现的气质。通常指文章的格调而言。《文选.曹丕.典论论文》:「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体质。如:「人的体气不同,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也有差异。」
二、汉语大词典
(1).指诗文的格调。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上》:“拟《郊祀》,须得其体气典奥处。”(2).指禀性,气质。《三国志·吴志·王蕃传》:“蕃体气高亮,不能承颜顺指。”《世说新语·品藻》“元礼居八俊之上”刘孝标注引三国吴姚信《士纬》:“陈仲举体气高烈,有王臣之节。”《北史·元子华传》:“子思以手捋须,顾谓子华曰:‘君恶体气。’”(3).指气血或气息。三国魏嵇康《养生论》:“爱憎不栖于性,忧喜不留于情,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体气甚急,状若将死。”(4).指体质。《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二年》:“帝曰:‘朕得奉瞻山陵,体气自佳耳。’”清梁章钜《归田琐记·松文清公》:“公身材仅中人,而体气壮实。”洪深《香稻米》第一幕:“黄妻:‘不过体气是各人的不同。像新娘子这样瘦弱,千万做不得笨重生活的。’”
三、辞典修订版
人的品格。《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蕃传》:「蕃体气高亮,不能承颜顺指。」作者的精神本体及其所表现的气质。通常指文章的格调而言。《文选.曹丕.典论论文》:「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体质,如:「人的体气不同,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也有差异。」
四、其他释义
1.指诗文的格调。2.指禀性﹐气质。3.指气血或气息。4.指体质。
五、关于体气的诗词
六、关于体气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