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人参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甘平。
《滇南本草》:“甘,寒。”
《福建民间草药》:“苦,平。”
《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入脾、肺二经
功能主治:
具清热解毒功效,对气虚乏力,脾虚泄泻,肺燥咳嗽,神经衰弱等有一定疗效。大补元气,生津安神,强心。治气血虚损,虚劳多汗,虚脱衰竭,血压降低。
润肺止咳,治肺痨、燥热咳嗽。
健脾补虚,治脾虚劳倦、泄泻。
清热敛汗,治眩晕潮热,盗汗自汗。
调经止带,治妇女月经不调,白带。
名家论述:
《滇南本草》:补虚损痨疾,妇人服之补血。
《南宁市药物志》:润肺止咳。治燥热咳嗽及病后虚弱。
《四川中药志》:补气血,充乳汁,助消化,生津止渴。治咳痰带血。
广州《常用中草药手册》:补中益气,润肺生津,凉血消肿。治病后体虚,劳伤咳嗽,遗尿,月经不调,疖肿。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滋补强壮。治头晕,耳鸣,目眩,妇女带下,肺结核咳嗽,潮热盗汗。
土人参能泡酒吗
可以的,藓生马先蒿,土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药用。有敛毒,生肌,清胃热。主治:治肉食中毒、培根木保病。大补元气,生津安神,强心。治气血虚损,虚劳多汗,虚脱衰竭,血压降低。
提示:本品为皱缩的干燥花,棕褐色或浅紫红色。花梗黑褐色,细长。萼圆筒状,前方三裂,具明显的数条主脉,其上被毛;萼齿5枚,向上渐细,后又膨大,叶状,间或有锯齿。花冠近基部扭转,前方渐细卷曲成"S"形的长喙;下唇大,长圆形,花丝无毛,花柱稍伸出于喙。气微香,味淡,微苦。
土人参是什么
土人参(学名: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Gaertn.)是种子目,马齿苋科,土人参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达100厘米。主根圆锥形,茎直立,肉质,叶互生或近对生,叶片稍肉质,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顶端急尖,有时微凹,具短尖头,基部狭楔形,全缘。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总苞片绿色或近红色,圆形,苞片膜质,披针形,顶端急尖,萼片卵形,紫红色,早落;花瓣粉红色或淡紫红色,花柱线形,子房卵球形,蒴果近球形,种子多数,扁圆形,6-7月开花,9-10月结果。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多为栽培。可供观赏。根入药,滋补强壮。土人参栽培容易,繁殖迅速,病少虫微,根、叶均可食用,可炒、可做汤、可涮、可炖,药蔬兼用。作为蔬菜食用部分是不断生长的嫩茎叶,为宾馆蔬菜。肉质根,是一种药用补品,具有滋补强壮作用,能补气血、助消化、生津止渴、治咳痰带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