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室的注音是:ㄓㄡㄕˋ。
周室的拼音是:zhōu shì。结构是:周(半包围结构)室(上下结构)。词语解释是:周室zhōushì。(1)周王朝。周室[zhōushì]⒈周王朝。例以窥周室。——汉·贾谊《过秦论》英thekingdomintheZhouDynasty。引证解释是:⒈周王朝。引《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唐杜甫《冬日洛城谒玄元皇帝庙》诗:“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明《萧关北作》诗:“周室朔方郡,唐家灵武臺。”梁启超《子墨子学说》:“周室之势既微,其所餘虚文仪式之陈言,不足以范围一世之人心。”。网络解释是:周室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王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122年-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丰京,成王时期营建洛邑;西周末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洛邑后,史称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22年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867年。其中西周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後一个世袭封建制王朝。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7、综合释义是:周王朝。《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唐杜甫《冬日洛城谒玄元皇帝庙》诗:“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明《萧关北作》诗:“周室朔方郡,唐家灵武臺。”梁启超《子墨子学说》:“周室之势既微,其所餘虚文仪式之陈言,不足以范围一世之人心。”周王朝。《史记.卷一三零.太史公自序》:「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故周室之不坏,繄二国是赖。」。8、国语辞典是:周王朝。周室[zhōushì]⒈周王朝。引《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故周室之不坏,繄二国是赖。」。9、辞典修订版是:周王朝。《史记.卷一三零.太史公自序》:「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故周室之不坏,繄二国是赖。」。10、其他释义是:1.周王朝。
周室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周室详细内容】
周室zhōushì。(1)周王朝。周室[zhōushì]⒈周王朝。例以窥周室。——汉·贾谊《过秦论》英thekingdomintheZhouDynasty;
二、网络解释
周室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王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122年-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丰京,成王时期营建洛邑;西周末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洛邑后,史称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22年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867年。其中西周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後一个世袭封建制王朝。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三、汉语大词典
周王朝。《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唐杜甫《冬日洛城谒玄元皇帝庙》诗:“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明《萧关北作》诗:“周室朔方郡,唐家灵武台。”梁启超《子墨子学说》:“周室之势既微,其所馀虚文仪式之陈言,不足以范围一世之人心。”
四、国语辞典
周王朝。周室[zhōushì]⒈周王朝。引《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故周室之不坏,繄二国是赖。」
五、关于周室的词语
六、关于周室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