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署的注音是:ㄕㄥˇㄕㄨˇ。
省署的拼音是:shěng shǔ。结构是:省(上下结构)署(上下结构)。词语解释是:1.旧指官署。省署[shěngshǔ]⒈旧指官署。基础解释是:旧指官署。引证解释是:⒈旧指官署。引《新唐书·班宏传》:“右僕射崔寧署兵部侍郎刘迺为上下考,宏不从,曰:‘今军在节度,虽有尺籍伍符,省署不校也。’”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子美怀薛据云:‘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省署开文苑,沧浪忆钓翁。’据之诗也。”明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京师冬日,例用貂皮煖耳,每遇沍寒,上普赐内外臣工,次日俱戴以廷谢。惟近来主上息止此詔,业已数年,百寮出入省署,殊以为苦,而进阁辅臣为甚。”。7、网络解释是:省署shěngshǔㄕㄥˇㄕㄨˇ。8、综合释义是:旧指官署。《新唐书·班宏传》:“右僕射崔寧署兵部侍郎刘迺为上下考,宏不从,曰:‘今军在节度,虽有尺籍伍符,省署不校也。’”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子美怀薛据云:‘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省署开文苑,沧浪忆钓翁。’据之诗也。”明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京师冬日,例用貂皮煖耳,每遇沍寒,上普赐内外臣工,次日俱戴以廷谢。惟近来主上息止此詔,业已数年,百寮出入省署,殊以为苦,而进阁辅臣为甚。”。9、网友释义是:shěngshǔㄕㄥˇㄕㄨˇ省署旧指官署。《新唐书·班宏传》:“右仆射崔宁署兵部侍郎刘乃为上下考,宏不从,曰:‘今军在节度,虽有尺籍伍符,省署不校也。’”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子美怀薛据云:‘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省署开文苑,沧浪忆钓翁。’据之诗也。”明沈德符《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京师冬日,例用貂皮煖耳,每遇沍寒,上普赐内外臣工,次日俱戴以廷谢。惟近来主上息止此诏,业已数年,百寮出入省署,殊以为苦,而进阁辅臣为甚。”。
省署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省署详细内容】
1.旧指官署。省署[shěngshǔ]⒈旧指官署。
二、引证解释
⒈旧指官署。引《新唐书·班宏传》:“右僕射崔寧署兵部侍郎刘迺为上下考,宏不从,曰:‘今军在节度,虽有尺籍伍符,省署不校也。’”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子美怀薛据云:‘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省署开文苑,沧浪忆钓翁。’据之诗也。”明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京师冬日,例用貂皮煖耳,每遇沍寒,上普赐内外臣工,次日俱戴以廷谢。惟近来主上息止此詔,业已数年,百寮出入省署,殊以为苦,而进阁辅臣为甚。”
三、综合释义
旧指官署。《新唐书·班宏传》:“右僕射崔寧署兵部侍郎刘迺为上下考,宏不从,曰:‘今军在节度,虽有尺籍伍符,省署不校也。’”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子美怀薛据云:‘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省署开文苑,沧浪忆钓翁。’据之诗也。”明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京师冬日,例用貂皮煖耳,每遇沍寒,上普赐内外臣工,次日俱戴以廷谢。惟近来主上息止此詔,业已数年,百寮出入省署,殊以为苦,而进阁辅臣为甚。”
四、汉语大词典
旧指官署。《新唐书·班宏传》:“右仆射崔宁署兵部侍郎刘乃为上下考,宏不从,曰:‘今军在节度,虽有尺籍伍符,省署不校也。’”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子美怀薛据云:‘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省署开文苑,沧浪忆钓翁。’据之诗也。”明沈德符《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京师冬日,例用貂皮煖耳,每遇冱寒,上普赐内外臣工,次日俱戴以廷谢。惟近来主上息止此诏,业已数年,百寮出入省署,殊以为苦,而进阁辅臣为甚。”
五、关于省署的成语
晨参暮省 晨昏定省 定省温凊 多快好省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发人深省
六、关于省署的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