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知识百科 - 正文

投子国语辞典是什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6 14:47:52
文档

投子国语辞典是什么

1、投子的国语辞典是:骰子的别名。参见「骰子」条。
推荐度:
导读1、投子的国语辞典是:骰子的别名。参见「骰子」条。


投子的国语辞典是:骰子的别名。参见「骰子」条。

投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投子详细内容】

博具。或云起于战国,或云创于三国魏曹植,取其投掷之义。初用玉制,只两颗,后改用骨制,故又称'骰子',增至六颗。每颗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一点至六点之数,投掷以决胜负。点着色,故后世又称'色子'。参阅唐李匡乂《资暇集.投子》﹑宋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投子》。

二、基础解释

博具。或云起于战国,或云创于三国魏曹植,取其投掷之义。初用玉制,只两颗,后改用骨制,故又称/'骰子/',增至六颗。每颗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一点至六点之数,投掷以决胜负。点着色,故后世又称/'色子/'。参阅唐李匡乂《资暇集.投子》﹑宋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投子》。

三、引证解释

⒈博具。或云起于战国,或云创于三国魏曹植,取其投掷之义。初用玉制,只两颗,后改用骨制,故又称“骰子”,增至六颗。每颗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一点至六点之数,投掷以决胜负。点着色,故后世又称“色子”。参阅唐李匡乂《资暇集·投子》、宋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投子》。引《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或欲大投”南朝宋裴駰集解:“投,投子也。”清俞樾《茶香室三钞·平索看精》:“观下文有律令,有头盘,有抛打,殆亦以投子为之耶?”

四、汉语大词典

博具。或云起于战国,或云创于三国魏曹植,取其投掷之义。初用玉制,只两颗,后改用骨制,故又称“骰子”,增至六颗。每颗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一点至六点之数,投掷以决胜负。点着色,故后世又称“色子”。参阅唐李匡乂《资暇集·投子》、宋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投子》。《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或欲大投”南朝宋裴骃集解:“投,投子也。”清俞樾《茶香室三钞·平索看精》:“观下文有律令,有头盘,有抛打,殆亦以投子为之耶?”

五、关于投子的词语

千里投名,万里投主  投洽,投漆  投子认输  投子  投机分子  投诉吧  

六、关于投子的诗词

<<《送清道者住投子山》>>  <<《投子山》>>  <<《送湛麟二兄之投子见秀岩》>>  <<《投子山·缅怀鲁将军》>>  <<《投子山》>>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投子的详细信息

文档

投子国语辞典是什么

1、投子的国语辞典是:骰子的别名。参见「骰子」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