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侮的繁体是:外侮。
外侮的拼音是:wài wǔ。注音是:ㄨㄞˋㄨˇ。结构是:外(左右结构)侮(左右结构)。
外侮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外侮详细内容】
⒈来自外国、外族的侵犯和凌辱。引《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宋史·孔文仲传》:“虞、夏、商、周之盛,未尝无外侮。”郑观应《盛世危言·通使》:“保吾民,御外侮,维和局,伸国权,使臣之所繫不綦重歟。”吴玉章《论辛亥》:“如果当时清在抵御外侮方面是坚决的,那末,拥护它的人也许要多一些。”⒉谓对外侵犯、欺凌。引《汉书·五行志上》:“内怠政事,外侮四邻。”⒊来自外界的侵犯、欺凌。引晋潘岳《离合》诗:“嫣然以憙,焉惧外侮。”
二、网络解释
外侮外侮是汉语词汇,拼音wàiwǔ,出处《论辛亥》。
三、汉语大词典
(1).来自外国、外族的侵犯和凌辱。《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宋史·孔文仲传》:“虞、夏、商、周之盛,未尝无外侮。”郑观应《盛世危言·通使》:“保吾民,御外侮,维和局,伸国权,使臣之所系不綦重欤。”吴玉章《论辛亥》:“如果当时清在抵御外侮方面是坚决的,那末,拥护它的人也许要多一些。”(2).谓对外侵犯、欺凌。《汉书·五行志上》:“内怠政事,外侮四邻。”(3).来自外界的侵犯、欺凌。晋潘岳《离合》诗:“嫣然以憙,焉惧外侮。”
四、辞典修订版
外来的侮辱或侵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晋.潘岳〈离合〉诗:「嫣然以喜,焉惧外侮。」
五、关于外侮的成语
内忧外侮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取乱侮亡 折冲御侮 启宠纳侮
六、关于外侮的造句
1、所有人都将知道,三百斯名巴达勇士为了抵御外侮,而奋战到咽下最后一口气的那刻为止!
2、个人如果但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3、我们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经历过多次抵御外侮的斗争;尤其是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百年以来,有多少民族英雄,志士仁人,毁家纾难,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捍卫我们民族的尊严和,保卫我们国家的统一和抵抗分割。
4、兄弟共拒外侮,中华飞腾,子孙享太平,吾辈青史留芳。
5、若外侮之来不能预料,现虽群联辑睦,而鲸吞蚕食之心何国蔑有?其所以不即发难者,欲将中国利权尽夺,然后任其施为也。
6、中华儿女心连心,民族团结铸长城。精诚团结建祖国,众志成城御外侮。炎黄子弟同根生,共同对外求和平。携手共创新世纪,大步流星向辉煌。国际人类团结日,团结一心,世界的明天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