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衡派的造句是:白璧德和阿诺德对学衡派的影响,并不是一套现存理论对一个空虚头脑的单向灌输,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契合。
学衡派的拼音是:xué héng。词语解释是:文学团体。因创办《学衡》杂志而得名。1922年成立于江苏南京。主要成员有南京东南大学教授梅光迪、胡先⒈文学团体。因创办《学衡》杂志而得名。1922年成立于江苏南京。主要成员有南京东南大学教授梅光迪、胡先?、吴宓等。反对用白话取代文言,提倡国粹。网友释义是:学衡派是因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杂志而得名,是以《学衡》为中心﹐在思想文化界形成的一个文学复古﹑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流派。学派代表人物为当时国立东南大学的教授梅光迪、吴宓、胡先骕。学派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认为新文化运动为“模仿西人﹐仅得糟粕”﹔攻击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是诡辩家﹑模仿家﹑功名之士﹑政客。学派反对新文动,认为文言优于白话,觉得白话是“以叙说高深之理想,最难剀切简明”,极力主张言文不能合一。以柳诒征为南雍双柱之一的东南大学,是现代儒学复兴的策源地;以其为国学支柱的学衡派,成为后世新儒家的学术滥觞。2014年12月,南京大学学衡跨学科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刊行《新学衡》,提出了“全球..。
学衡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学衡派详细内容】
文学团体。因创办《学衡》杂志而得名。1922年成立于江苏南京。主要成员有南京东南大学教授梅光迪、胡先⒈文学团体。因创办《学衡》杂志而得名。1922年成立于江苏南京。主要成员有南京东南大学教授梅光迪、胡先?、吴宓等。反对用白话取代文言,提倡国粹。
二、网友释义
学衡派是因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杂志而得名,是以《学衡》为中心﹐在思想文化界形成的一个文学复古﹑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流派。学派代表人物为当时国立东南大学的教授梅光迪、吴宓、胡先骕。学派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认为新文化运动为“模仿西人﹐仅得糟粕”﹔攻击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是诡辩家﹑模仿家﹑功名之士﹑政客。学派反对新文动,认为文言优于白话,觉得白话是“以叙说高深之理想,最难剀切简明”,极力主张言文不能合一。以柳诒征为南雍双柱之一的东南大学,是现代儒学复兴的策源地;以其为国学支柱的学衡派,成为后世新儒家的学术滥觞。2014年12月,南京大学学衡跨学科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刊行《新学衡》,提出了“全球...
三、关于学衡派的成语
四、关于学衡派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