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心脏病,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是很严重的疾病。的确,心脏的健康很重要,一旦出现问题,严重程度就不容小觑。那么自己的心脏好不好怎么看呢?平时生活中又有哪些保护心脏的方法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探索下。
有些老年人会有这样的困惑,觉得心脏有些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医生是怎么去判断自己的病情的呢?心脏不舒服的原因医生又从什么方面得知的呢?大多数人心脏出现问题的症状都会描述是胸闷,然后就要做彩超,但是有的人却要做造影,有什么区别吗?
事实上,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了更多有效的手段可以诊断心脏疾病。通常,医生会使用心脏彩超、心电图和冠脉造影中的一项或几项,来帮助判断心脏出了什么问题。
心脏彩超 检查心脏结构
心脏彩超,又被叫做“心脏彩色多普勒”,能动态显示心脏结构、心脏搏动和血液流动,而且做起检查来很方便,不会有任何损伤。
心脏有四个房间——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房间与房间之间靠“墙壁”(心肌)隔开,门(瓣膜)是血液在房间中穿行的通道。门的大小、墙壁的厚度都有一定的正常范围。
给心脏做彩超,就可以帮助我们清楚看到心脏的结构。如果发现了异常,当然也能够被发现。至于哪些情况是异常的呢?有腔室的大小,间壁的厚度,还有瓣膜的关闭情况都是可以辨认出来的,医生也会因此得知患者的心脏受损程度。
有些小朋友出生时,房间墙壁有洞口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先天性心脏病。有高血压的病人,由于外界长期高压力负荷,心肌变肥,墙壁越来越厚,这是高血压心脏病。
有些人因为感染,导致房门合叶生锈
可能很多人对于心脏内部的结构并不了解,都是些专业术语,专科医生了解的知识。但其实普通人多了解对我们保护心脏是很有帮助的。这里说的因为感染,导致房门合叶生锈,是指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的原因,让房门不能正常的打开和闭合。
这样就会影响了血液的正常流动,这就是瓣膜性心脏病。超声探头就像摄像机的镜头,在胸前来回移动,就能把心脏的各个结构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相关疾病在心脏彩超面前无处遁形。
心电图 了解心脏节律
正常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60~100次,一般来说,低于60次是心动过缓,高于100次是心动过速。除了次数,心脏跳动的节律也十分重要。
正常人的心跳会像时钟一样精准,如果时而快时而慢,就是常说的心律失常了。心律失常很有可能会影响心脏的供血能力。比如说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带来的感觉就是心慌心悸、胸闷气短、疲劳乏力,甚至会头晕昏厥。
心电图可分为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前者是将电极片和手脚电导联系统贴在皮肤上几分钟,仪器会用曲线描绘出被检查者的心脏电活动情况。有经验的医生,可以根据这些曲线,获知心脏跳动得是不是有节律。
而动态心电图的优势是,能24小时监测心跳情况。毕竟心律失常很多时候是偶发,常规心电图没能及时捕捉到的失常,动态心电图靠着全天候的“蹲点”,常能抓个现行。心电图结合肌钙蛋白、心肌酶的检查,可是常常用于揪出心肌梗死这个的!
冠脉造影 显示血管情况
心脏如果是一幢房子,那么冠脉就是为房子供水供氧的管道。冠脉分布在心脏外面,为心脏提供源源不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等,会让血管内的杂质越来越多,水流越来越不通畅。
一般来说,如果水管堵了50%以上,机体在激动、劳累等情况下,会出现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各种临床症状,这就是冠心病了。此时,有必要通过药物,改善生活方式等,来减慢血管内杂质的沉积。
如果堵了75%以上,加上胸痛胸闷很明显,就有可能需要做冠脉支架植入——把堵住的血管用支架撑开,或冠脉搭桥——取身体其他部位的一段血管或者血管替代品,让血液从新管道绕过狭窄部分,到达缺血部位。
什么检查才能知道冠脉情况呢?就是冠脉造影啦。它是目前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通过造影剂,在X线下,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冠状动脉的粗细,以确定后续的治疗。健康头条的老友们,看过文章后,对心脏检查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吗?
看心脏结构主要靠彩超,心脏跳动节律主要靠心电图,而检查血管可以通过冠脉造影实现。医生检查有了这三个宝,心脏疾病无处跑。
怎么保护我们的心脏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心脏的健康尤为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
每天半杯核桃
加州心血管疾病专家拉里·桑特拉博士表示,核桃中富含的α亚麻酸(一种欧米伽3脂肪酸)具有抗氧化功效。耶鲁大学研究发现,每天吃半杯(约半个拳头大小)核桃可改善血管功能。
关注起床心率
美国心脏病专家皮埃尔·西奥多博士建议,早上醒来下床前先通过脉搏测测每分钟心跳次数。健康人群心跳次数应该小于等于70次/分钟。如果心跳过快持续一周或更长时间,应该看医生。
避开污染空气
华盛顿大学研究发现,吸入超细污染颗粒会导致颈动脉血管壁增厚,诱发心脏病。《大气环境》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空气中污染颗粒在冬天清晨达到峰值,因此,下午室外跑步或骑车锻炼更好。空气污染严重时,最好在室内运动。
每天吃1杯豆类食物
美国《内科医学档》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吃1杯富含膳食纤维的扁豆、黑豆或鹰嘴豆等豆类,坚持三个月可使收缩压降低4毫米汞柱。
常捏握力器
美国《高血压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握力器训练4周可使血压降低10%。每周手捏握力器4次,每次训练2分钟。
每天跑2英里
每天跑步2英里,每周坚持。如果跑步后心跳由平时的165次/分钟,增加到185次/分钟,可能是动脉阻塞或者心衰的迹象,应向医生咨询。田纳西大学研究发现,每天多走4000~5000步,血压可降低11毫米汞柱。
结语:其实保护心脏的方法还有很多,能够保护心脏的食物也不少。这里小编只是列举了一些,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家里有老人的朋友要多注意,及时关注老人们的心脏健康是很重要的,防范于未然,才能健康生活每一天。记得要多多爱护我们的心脏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