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有时候,会发现大便有出血的现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便有血的现象呢,这种经历很尴尬,但是却着实让人很痛苦,那么出现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便血的问题发生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上厕所大便有血是怎么回事
痔疮
内痔出血一般会发生于患者排大便的过程中或者排便后,血液呈喷射样或者从肛门滴出,颜色鲜红并且有时还会出现肿物脱出的现象。
肛瘘
肛瘘引起的大便出血,量比较少,它的出血会和大便混合,得了肛瘘的患者会出现脓血黏液样的大便,有时还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腹泻和呕吐的现象.
直肠癌
直肠癌引起的出血颜色暗红或者鲜红,一般是呈现点滴样附在大便的表面上;直肠癌的后期会有脓血便,排大便的习惯发生改变等现象。
肛裂
一般都是由长期便秘引起,肛裂引起的出血是鲜红色的,大便时滴出肛门或者是用手纸擦后能看到,而且在患者排大便时或者排过大便以后会出现肛门剧痛的症状。
直肠、结肠息肉
肠息肉引起的便血是微痛的,颜色为鲜红色,血液和大便不混合,有的时候还会出现一些黏液,偶尔会出现息肉脱出肛门的现象。
拉大便出血怎么办
如果出现便血的情况,一定要多喝热水,水每天要达到八杯才算完美,但喝水也有讲究,起床的第一杯水很重要,温开水或者柠檬水都可以。然后就是一整天内你要喝水或者喝茶4-5杯。
每天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多吃一点粗粮或者时候一些蔬菜,这些会让你肠道感觉到舒畅,上厕所不会费劲。也要多吃温润类的水果,比如香蕉类的,但是肯定不能吃苹果和橘子。蔬菜隔天吃就好,水果不要间断,一直吃最好了。
每天不要熬夜,要定时的睡觉人体在11点的时候会进行肝脏的排毒,上午起床最好是7点之前,这样你能保证一天的机能。
准时上厕所。一般排便时间定在上午7点到8点钟之间,无论你要不要上厕所,一定要去,这样渐渐就会习惯了。就算你一天、两天不要上厕所,但有这个习惯之后总会有的。
晚上可以喝杯酸奶,这个润肠通便还是比较有用的。但是一次不要吃太多,不然会造成胃的负担啊。
预防大便出血七大措施
1、良好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身体健康。
2、合理饮食,一日三餐正常进食,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食物,如辣椒、烟酒,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和维生素较多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柔软。
3、养成定时大便习惯,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排便时避免用力过度和久蹲看报纸等,每天早上喝杯水,帮助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4、经常做提肛运动,像司机、孕妇、白领等缺乏运动者,可以经常做提肛运动,即收缩肛门,或自我按摩长强穴,可以预防肛肠疾病,减少大便出血。
5、保持肛门的清洁,每天清洗一次肛门,勤换洗内裤,内裤要柔软、透气,不可过紧。
6、避免久坐久立,增强身体锻炼,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太极拳、瑜伽、打球、健身运动等,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7、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大便出血的疾病,如痔疮、肛裂、结肠息肉等,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
总结:上文中向大家讲述了上厕所是大便出血是怎么回事的原因,如果出现便血比较严重的话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一些是不是什么疾病的暗示。同时文中也向大家介绍了出现便血应该怎么办,当然我们也要学会预防大便出血的措施。